《草地》
时间: 2025-01-27 03:34: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地 龌龊复龌龊,昔闻今始见。 一月不梳头,一月不洗面。 饥则嚼乾粮,渴则啖雪片。 困来卧氈房,重裘颇相恋。 故衣连百结,虮虱似珠串。 平明猎阴山,鹰犬逐人转。 呱呱冻欲僵,老娃泪如霰。 忽有使臣来,宣赐尚方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极端艰苦的生活环境。诗人描述了自己一个月不梳头、不洗脸,饥饿时吃干粮,口渴时吃雪片,困倦时躺在毡房里,穿着破旧的衣服,上面满是虱子和虮子。白天在阴山打猎,鹰犬追逐着人。孩子们冻得几乎僵硬,老人泪如雨下。突然有使臣来,宣布赐予尚方食物。
注释:
- 龌龊:肮脏,不洁。
- 乾粮:干粮,指不易腐烂的食物。
- 啖雪片:吃雪解渴。
- 氈房:用毡子搭建的简陋住所。
- 重裘:厚重的皮衣。
- 虮虱:虱子和虱子的幼虫。
- 平明:清晨。
- 阴山:山名,这里指打猎的地方。
- 呱呱:婴儿的哭声。
- 老娃:老人。
- 霰:小冰粒,这里形容泪水。
- 使臣:使者。
- 尚方饍:皇帝赐予的食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边疆或战乱地区的艰苦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边疆或战乱地区的艰苦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生活困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极端艰苦的生活环境。诗人用“一月不梳头,一月不洗面”来强调生活的困顿,用“饥则嚼乾粮,渴则啖雪片”来表现生存的艰难。诗中的“故衣连百结,虮虱似珠串”形象地描绘了衣物的破旧和生活的肮脏。最后,“忽有使臣来,宣赐尚方饍”带来了一线希望,但这种希望是短暂的,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龌龊复龌龊,昔闻今始见。”:诗人感叹生活的肮脏和艰难,这种情景以前只是听说,现在亲眼见到了。
- “一月不梳头,一月不洗面。”:强调生活的困顿,长时间不梳洗。
- “饥则嚼乾粮,渴则啖雪片。”:表现生存的艰难,饥饿时吃干粮,口渴时吃雪。
- “困来卧氈房,重裘颇相恋。”:困倦时躺在毡房里,穿着厚重的皮衣。
- “故衣连百结,虮虱似珠串。”:形象地描绘衣物的破旧和生活的肮脏。
- “平明猎阴山,鹰犬逐人转。”:描述白天在阴山打猎的情景。
- “呱呱冻欲僵,老娃泪如霰。”:孩子们冻得几乎僵硬,老人泪如雨下。
- “忽有使臣来,宣赐尚方饍。”:带来了一线希望,但这种希望是短暂的。
修辞手法:
- 比喻:“虮虱似珠串”用虱子和虮子比喻衣物的破旧。
- 拟人:“重裘颇相恋”将厚重的皮衣拟人化,表达了对温暖的需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极端艰苦的生活环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生活困境,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龌龊”、“乾粮”、“雪片”、“氈房”、“重裘”、“虮虱”、“阴山”、“呱呱”、“老娃”、“霰”。
- 详细解释:这些词汇共同构建了一个艰苦的生活环境,通过具体的意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现实的反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一月不梳头,一月不洗面”反映了什么? A. 生活的困顿 B. 生活的富裕 C. 生活的悠闲 答案:A
-
“饥则嚼乾粮,渴则啖雪片”中的“啖”是什么意思? A. 吃 B. 喝 C. 看 答案:A
-
诗中“忽有使臣来,宣赐尚方饍”带来了一线希望,这希望是? A. 长期的 B. 短暂的 C. 永久的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人民的生活困境。
诗词对比: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汪元量的《草地》都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人民的生活困境,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汪元量的诗则更多地关注个人的生存状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汪元量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