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感和林石田》
时间: 2025-04-27 21:45: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感和林石田 汪元量 〔宋代〕
细柳和烟无溼云, 落花随水送归春。 门东应噪,江上白鸥谁肯驯。 朱子不仁唐逆贼, 诳汉忠。 离亭一笛悲风急, 君赋秦州。
白话文翻译:
微风中的细柳与轻烟交织,云层似乎未被湿润, 落花随着流水,送走了春天的归去。 门东的喧嚣声应和着,江上的白鸥,有谁愿意驯服? 朱子(指朱熹)虽不仁,但唐代的逆贼, 欺骗了汉朝的忠诚。 在离别的亭子里,一阵悲凉的风伴随着急促的笛声, 你(指林石田)在秦州作赋。
注释:
- 细柳和烟无溼云:形容春天的景象,细柳轻摇,烟雾缭绕,但云层并未被湿润。
- 落花随水送归春:落花随着流水,象征春天的结束。
- 门东应噪:门东的喧嚣声,可能指市井的繁忙。
- 江上白鸥谁肯驯:江上的白鸥自由飞翔,比喻不愿被束缚。
- 朱子不仁唐逆贼:朱子指朱熹,这里批评他不仁;唐逆贼指唐朝的叛逆者。
- 诳汉忠:欺骗了汉朝的忠诚。
- 离亭一笛悲风急:离别的亭子里,悲凉的风伴随着急促的笛声。
- 君赋秦州:你(指林石田)在秦州作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汪元量在客居他乡时,感慨时事,怀念友人林石田而作。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时局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细柳和烟”、“落花随水”等意象,传达了春天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中的“江上白鸥谁肯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不愿被世俗束缚。同时,通过对朱熹和唐朝逆贼的批评,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忠诚的坚守。最后,离亭中的悲风和笛声,加深了诗中的离愁别绪,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柳和烟无溼云:描绘春天的景象,细柳轻摇,烟雾缭绕,但云层并未被湿润,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 落花随水送归春:落花随着流水,象征春天的结束,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
- 门东应噪,江上白鸥谁肯驯:门东的喧嚣声与江上自由飞翔的白鸥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 朱子不仁唐逆贼,诳汉忠:批评朱熹不仁,同时指责唐朝的逆贼欺骗了汉朝的忠诚。
- 离亭一笛悲风急,君赋秦州:离别的亭子里,悲凉的风伴随着急促的笛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细柳和烟”比喻春天的轻盈,“落花随水”比喻生命的无常。
- 拟人:如“江上白鸥谁肯驯”赋予白鸥人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 对仗:如“细柳和烟”与“落花随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时局的不满。诗中通过对朱熹和唐朝逆贼的批评,反映了诗人对忠诚的坚守。最后,离亭中的悲风和笛声,加深了诗中的离愁别绪,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 细柳和烟:春天的轻盈和生机。
- 落花随水:生命的无常和春天的流逝。
- 江上白鸥:自由和不愿被束缚的象征。
- 离亭一笛:离愁别绪和深切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江上白鸥谁肯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由的向往 B. 对束缚的厌恶 C. 对友人的怀念 D. 对时局的不满
-
诗中的“朱子不仁唐逆贼”批评了哪些人? A. 朱熹和唐朝的逆贼 B. 朱熹和汉朝的忠诚 C. 唐朝的逆贼和汉朝的忠诚 D. 朱熹和宋朝的逆贼
-
诗中的“离亭一笛悲风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由的向往 B. 对束缚的厌恶 C. 对友人的怀念 D. 对时局的不满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
- 王维的《送别》: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怀念和不舍。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汪元量的《客感和林石田》:两者都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友人的怀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汪元量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