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时间: 2025-01-22 16:34: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作者:蔡淑萍
怅望云天暮。独徘徊回肠百转,潸然无语。恰似长江潮起落,进退欲吞还吐,看满纸情深如许。池水何由风吹皱?做从容能得仍如故?谁解得,此情苦。当时已把青春负!偶回头雪泥鸿爪,怎堪重数。蓬转萍飘浑似梦,说甚人生散聚。最羡慕翩翩鸥鹭。何事秋来春风起,是天公不叫心期误?征雁去,意无主。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的天空下,我怅然若失,独自徘徊,心中百转千回,无言以对。就像长江的潮水起伏,进退之间吞吐不定,满纸的情感如许。池水为何会被风吹得起皱?即便我从容面对,是否还能保持如初?又有谁能解得这份苦楚?当初我已辜负了青春!偶尔回头,留下的只是一串雪泥鸿爪,怎能重数?浮萍飘荡,似梦一般,人生的聚散又算什么呢?我最羡慕那翩翩的鸥鹭。为何秋天来临时,春风又起,是老天不让心中的期盼实现?征雁已经离去,我的思绪无处寄托。
注释:
- 怅望:忧愁地望着。
- 回肠百转:形容心情复杂,百般纠结。
- 长江潮起落:比喻人生的波动。
- 池水何由风吹皱:疑惑为何池水会因风而皱。
- 青春负:指年轻时未能珍惜时光。
- 雪泥鸿爪:比喻留下的痕迹,形容事物的短暂。
- 蓬转萍飘:比喻人生的漂泊无定。
- 天公:意指上天或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淑萍是当代诗人,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象为主题,反映了个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她的诗歌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常常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情感复杂的时期,诗人可能正经历人生的困惑与思考,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情感波动,表达对青春逝去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蔡淑萍的《金缕曲》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思索。诗的开头,诗人以“怅望云天暮”引入,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傍晚的天空象征着人生的暮年,带有一种无奈和凄凉的情绪。接着,诗人以“独徘徊回肠百转,潸然无语”展现了内心的纠结与无言,仿佛在与自己过往的青春进行对话。
在“恰似长江潮起落”这一句中,诗人以长江的潮起潮落比喻人生的起伏不定,情感的进退自如,表现出一种无尽的思索与感慨。同时,诗中提到“池水何由风吹皱”,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感叹生活的无常和难以掌控。
而“偶回头雪泥鸿爪,怎堪重数”则是对过去的追忆,雪泥鸿爪象征着无尽的回忆与留痕,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夹杂着无奈与惋惜。最后,诗人以“最羡慕翩翩鸥鹭”来表达对自由与洒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怅望云天暮:表达对晚霞的惆怅,暗示时间流逝。
- 独徘徊回肠百转:独自徘徊,内心感情纠结复杂。
- 恰似长江潮起落:人生起伏不定,情感波动如潮水。
- 池水何由风吹皱:对生活变化的疑惑。
- 青春负:对过去青春时光的遗憾。
- 雪泥鸿爪:对往事的追忆,留下的痕迹。
- 蓬转萍飘:人生漂泊无定,缺乏归属感。
- 何事秋来春风起:对时光变换的感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长江潮起落”比喻人生波动。
- 拟人:将池水拟人化,表达情感。
- 对仗:多处对称词语的使用,增强诗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惋惜、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情感丰富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天:象征空灵与孤独。
- 长江潮:象征人生的起伏与无常。
- 池水: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动荡。
- 雪泥鸿爪:象征人生留下的痕迹与回忆。
- 鸥鹭:象征自由与洒脱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怅望云天暮”中的“怅望”是什么意思?
- A. 渴望
- B. 忧愁地望着
- C. 高兴地看着
- D. 认真观察
-
诗中提到的“长江潮起落”比喻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人生的波动
- C. 诗人的心情
- D. 时间的流逝
-
“雪泥鸿爪”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回忆
- B. 过去的痕迹
- C. 自由的生活
- D. 青春的逝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蔡淑萍的《金缕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对时间流逝的不同感受与表达方式。蔡淑萍的诗更具现代感,情感细腻,而李清照则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忧伤。两者都涉及青春与理想的主题,但风格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现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现当代诗人作品集》
这些书籍能够提供更深入的诗词理解和背景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分析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