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题三首 其三
李之仪
轩庑千寻碧,江山一抹红。
微吟接僚友,健啖趁群童。
恋别犹能暂,论欢昔已通。
更凭将此况,远问霅溪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高大的楼阁在碧色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壮丽,山河间只留下一抹红色的夕阳。与友人微微吟唱,趁着嬉戏的童子享受美味的食物。虽然对离别仍有些许挂念,却能在欢愉的谈论中找回昔日的情谊。更是想借此时机,远远问候霅溪的老翁。
注释:
- 轩庑:高大宽敞的建筑,指诗人的居所或周围环境。
- 千寻:形容极高。
- 碧:指青蓝色,象征天空。
- 江山:指国家的山河,诗中暗喻自然景色。
- 微吟:轻声吟唱,表示一种轻松的氛围。
- 僚友:指朋友和同伴。
- 健啖:痛快地吃,形容食欲旺盛。
- 趁:趁着,利用机会。
- 恋别:对离别的眷恋。
- 昔已通:昔日的情谊已然明了。
- 况:情况、境况。
- 霅溪翁:指住在霅溪的老者,可能是诗人心中的一位智者或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是宋代著名词人,以其独特的词风和深厚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切体悟,风格婉转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之仪的晚年,正值他经历人生的种种变迁与离别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眷恋和对往日欢愉时光的怀念,体现了他对友情深刻的理解与珍视。
诗歌鉴赏:
李之仪的这首《无题三首 其三》,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开头两句,"轩庑千寻碧,江山一抹红",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既有高耸入云的建筑,也有壮丽的山河,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壮阔与宁静。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亲情的温暖。
接下来的句子则从自然景色转向人际关系,"微吟接僚友,健啖趁群童",诗人和朋友们轻声吟唱,享受美食,展现了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情境。这里的“微吟”与“健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文雅的吟唱,又有孩童般的天真与快乐,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几句则转向感慨,"恋别犹能暂,论欢昔已通",诗人在离别与欢聚之间反复思索,尽管对离别仍有留恋,但往昔的欢愉时光却依然清晰可见,展现出他对友谊的深刻理解。结尾“更凭将此况,远问霅溪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关心,体现了友情的延续与珍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李之仪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轩庑千寻碧:高高的屋檐与碧蓝的天空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
- 江山一抹红:山河间的夕阳映衬出一抹红色,增加了画面的温暖感。
- 微吟接僚友:与朋友轻声吟唱,展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健啖趁群童:趁着嬉戏的孩子享受美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恋别犹能暂:对离别的眷恋依然存在,但并未成为主要负担。
- 论欢昔已通:与旧友谈论往昔的欢愉,情谊依旧如旧。
- 更凭将此况:借此时机回顾过去的情感。
- 远问霅溪翁:希望向远方的朋友问候,传达对友情的珍视与关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轩庑千寻碧,江山一抹红”,前后句子结构相似,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情感,表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 排比:通过一系列动作(吟唱、健啖)强调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在离别与欢聚之间的复杂情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轩庑: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碧:象征清新与宁静。
- 红:象征温暖与情感。
- 微吟:象征内心的细腻与柔和。
- 健啖:象征生活的乐趣与活力。
- 霅溪翁:象征智慧与友情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轩庑千寻碧”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 A. 高大的建筑与蓝天
- B. 一片花海
- C. 汪洋大海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霅溪翁”象征着__。
-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离别的完全放下。(对/错)
答案:
- A
- 友情与智慧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比较李之仪的《无题三首》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但李之仪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情感,而白居易则更直接地反映人际关系的变化。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李之仪诗文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