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叔兄藏修阁息游观》

时间: 2025-02-04 16:59:27

中存外羽即藏修,夙寤晨兴此息游。

要把孟轲三勿看,更将夫子四於求。

颜渊陋巷乐何事,曾皙风雩咏不休。

此意斯须不容离,敢申郑义儆悠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南叔兄藏修阁息游观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中存外羽即藏修,
夙寤晨兴此息游。
要把孟轲三勿看,
更将夫子四於求。
颜渊陋巷乐何事,
曾皙风雩咏不休。
此意斯须不容离,
敢申郑义儆悠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修身养性的思考。诗中提到“中存外羽”,意指内心的修养与外在的浮华相结合,强调修身的重要性。诗人每天早起早睡,沉浸在书卷之中,认为孟子提到的三种“勿”的教导(勿贪、勿怨、勿忘)应当被重视,而孔子提到的四种追求(仁、义、礼、智)更是应该努力去追寻。颜渊身处陋巷却乐在其中,曾皙在风雨中吟咏不止,彰显了修养的快乐。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种修身理念的执念,强调了郑人重视义理的态度。


注释:

  • 中存外羽:指内在的修养与外在的表现相结合。
  • 夙寤晨兴:指早起早睡,勤勉向学。
  • 孟轲三勿:孟子所提到的三种“勿”,即勿贪、勿怨、勿忘。
  • 夫子四於求:孔子提到的四种追求,通常是仁、义、礼、智。
  • 颜渊:孔子的学生,生活简朴而乐在其中。
  • 曾皙:孔子的学生,才华出众,乐于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200-1270年),字梦溪,号澄怀,晚号静斋,北宋末南宋初的诗人、书法家,因其风格清新脱俗,作品多关注个人修养与道德理想。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面临许多困惑与挑战,魏了翁通过此诗表达了对修身养性、追求内在品质的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经典名句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理解,强调修身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颜渊陋巷”与“曾皙风雩”展示了修身养性并不依赖于外在环境,而是源于内心的认知与追求。诗人的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充分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对这些理念的坚持,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认同和传承。通过对孟子与孔子教诲的引用,反映了作者对自身修养的追求,给读者带来启发。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给人以思考与反省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存外羽即藏修:内心的修养与外在的表现相结合,强调修身的重要性。
  2. 夙寤晨兴此息游:形容自己勤奋学习,早起早睡,乐于沉浸于书卷中。
  3. 要把孟轲三勿看:提醒要重视孟子的教诲。
  4. 更将夫子四於求:进一步强调孔子的四种追求。
  5. 颜渊陋巷乐何事:提到颜渊即使在陋巷也能乐享生活。
  6. 曾皙风雩咏不休:曾皙在风雨中吟咏,表现出对艺术的热爱。
  7. 此意斯须不容离:这种修养的思想必须坚持。
  8. 敢申郑义儆悠悠:郑人重视义理,提醒自己要保持警惕。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比了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与内心追求。
  • 引用:引用孟子与孔子的教导,增强诗歌的思想深度。
  • 排比:使用了排比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倡导内心的修养胜于外在的浮华,表达了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认同与追求。


意象分析:

  • 中存外羽:象征内心修养与外在表现的和谐。
  • 夙寤晨兴:代表勤奋与对知识的渴望。
  • 陋巷:象征简朴生活的乐趣。
  • 风雩:象征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魏了翁的《题南叔兄藏修阁息游观》主要强调了哪种思想? A. 追求权力
    B. 修身养性
    C. 追求财富
    D. 享乐主义

  2. “颜渊陋巷乐何事”中的“乐”字意指什么? A. 快乐
    B. 乐器
    C. 音乐
    D. 乐观

  3. 孟子的“三勿”是指哪三种? A. 勿贪、勿怨、勿忘
    B. 勿惧、勿疑、勿怨
    C. 勿忘、勿怜、勿贪
    D. 勿言、勿行、勿怨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内心世界的思考,但更倾向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情。
  • 《江雪》:突出了环境与人的内心感受,反映出孤独与宁静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魏了翁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