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洛阳道中》

时间: 2025-01-24 12:06:29

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

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

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

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
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
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
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

白话文翻译:

秋风吹拂着故乡的城池,我在城下独自吟唱着。
高大的树木中,鸟儿已经栖息,古老的原野上,还有人在耕作。
岁月流逝,河水静静流过,往昔的事情在明亮的月光下浮现。
不再叹息人生的岐路,尘土在夜色中缓缓升起。

注释:

  • 故城:指的是诗人曾经生活或熟悉的城市,充满了回忆与情感。
  • 吟行:吟唱并行走,表达一种孤独而又沉思的情绪。
  • 高树鸟已息:形容树木高大,鸟儿已回巢,暗示夜晚的到来,生机暂时归于宁静。
  • 古原:古老的田野,象征着劳动与乡土的永恒。
  • 流年:流逝的岁月。
  • 岐路:人生的选择与道路,诗人似乎对过往不再感到迷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涂(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曾任官职,诗作多以描写自然和人情为主,风格清新流畅,常反映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秋天,诗人可能在秋风萧瑟的日子里,踏上通往洛阳的旅途,思绪万千,感受到故乡与人生的种种变化。

诗歌鉴赏:

《夕次洛阳道中》是一首充满思索与感慨的诗作,通过描绘秋风、鸟息、高树和耕作的人,呈现出一种宁静的乡村景象,似乎与喧嚣的都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此刻独自吟唱,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的前两句“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开篇即设定了场景,秋风的吹拂带来了萧瑟的气息,诗人的独吟又增添了几分孤独。随后的描写则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既有高树鸟息的宁静,又有古原上人们辛勤耕作的景象,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往事如月光般清晰而遥远,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最后一句“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则是对人生选择的释然,诗人不再对过去的选择感到迷茫,而是接受了生活的现实,马前的尘土在夜幕下升起,象征着新的旅程和新的开始。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透出深刻的哲理,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悟,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风吹故城:秋风吹拂着熟悉的故乡城池,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故土的怀念。
  2. 城下独吟行:在城下独自吟唱,表现出孤独的心情和对往昔的思考。
  3. 高树鸟已息:高大的树木中,鸟儿已经栖息,象征着夜晚的来临和宁静的氛围。
  4. 古原人尚耕:古老的原野上,依然有人在耕作,表现出生命的延续和乡土的生机。
  5. 流年川暗度:流逝的岁月如同暗流般悄然无声,隐喻人生的无常。
  6. 往事月空明:过去的事情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反映出对过往的追忆。
  7. 不复叹岐路:不再对人生的选择感到叹息,表现出一种从容与释然。
  8. 马前尘夜生:马前的尘土在夜幕中升起,象征着新旅程的开始与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流年比作川水,形象地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拟人:高树鸟息,赋予自然以生命,使得景象更为生动。
  • 对仗:首尾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人生感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岁月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选择的释然,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带有萧瑟感。
  • 故城:代表着诗人的根与情感寄托,承载着过往的记忆。
  • 高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庇护。
  • 古原:代表着乡土的厚重与人类的耕耘精神。
  • :象征着往事与思念,照亮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个季节吟唱此诗?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2. “往事月空明”中的“月”象征什么? A. 迷茫
    B. 怀念
    C. 希望
    D. 悲伤

  3. 以下哪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态度? A. 不复叹岐路
    B. 高树鸟已息
    C. 秋风吹故城
    D. 古原人尚耕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崔涂的《夕次洛阳道中》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王维更侧重于山水的静谧,而崔涂则更强调故乡的情感与时间的流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诗词鉴赏入门》

这些参考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