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家分土建忠良,铁券丹书信哲长。本待山河如带砺,何缘葅醢赐侯王。
白话文翻译:
汉朝分封土地,建立了忠臣良将,铁券和丹书都证明了他们的忠诚与智慧。我本希望能像磨刀石一样坚韧不拔,为什么却要得到一些卑微的恩赐呢?
注释:
- 汉家: 指汉朝。
- 分土: 分封土地给忠良之士。
- 忠良: 忠诚且有才能的人。
- 铁券: 古代用铁制成的契约,象征信用。
- 丹书: 用红色书写的契约,象征正式。
- 信哲长: 形容信任和智慧的长久。
- 山河如带砺: 意指希望国家如同磨刀石般坚固。
- 葅醢: 指卑微的酬劳或恩赐。
典故解析:
- 汉家分土: 这指的是汉朝对功臣的封赏制度,表明国家对忠臣的重视。
- 铁券丹书: 这是古代契约的象征,强调了对忠臣的信任与法律保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学家。他主张改革,注重实务,作品多涉及政治、经济及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进行政治改革的时期,他深感历史对忠良之士的褒扬与现实的无情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诗歌鉴赏:
《读汉功臣表》是王安石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感慨。诗中的“汉家分土建忠良”开篇即点明了功臣的忠诚与贡献,展现了对汉代分封制度的敬仰。接着,“铁券丹书信哲长”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功臣的信任与重视,显示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道德的赞美。
然而,诗的后两句则转向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本待山河如带砺”表达了王安石对国家的期望,希望如同磨刀石般坚韧不拔,但“何缘葅醢赐侯王”却引出了对现实的不满,表明他虽然有理想,却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无奈与卑微的回报。
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表现了诗人对忠臣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不甘,情感深邃而复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汉家分土建忠良: 汉朝为了建立忠臣良将而分封土地。
- 铁券丹书信哲长: 用铁券和丹书来证明忠诚和智慧的永恒。
- 本待山河如带砺: 期望自己的国家如同磨刀石般坚固。
- 何缘葅醢赐侯王: 为什么却要接受如此微薄的恩赐?
-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对历史理想与现实的对比,突显冲突。
- 比喻: “山河如带砺”用磨刀石比喻国家的坚韧。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臣理想的推崇和对现实的不满,反映了王安石对国家与个人理想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忠良: 象征对国家的贡献与忠诚。
- 铁券丹书: 代表信任与法律的力量。
- 山河: 代表国家的稳固与繁荣。
- 葅醢: 反映现实的卑微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安石提到的“汉家分土”是指什么?
- A. 汉朝的分封制度
- B. 汉朝的经济政策
- C. 汉朝的军事制度
- D. 汉朝的文化政策
-
“铁券丹书”象征着什么?
- A. 忠诚与信任
- B. 财富与荣华
- C. 权力与地位
- D. 学识与才华
-
“山河如带砺”中的“带砺”指的是?
- A. 交通便利
- B. 国家坚韧不拔
- C. 大山大河
- D. 富饶的土地
答案: 1.A;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读汉功臣表》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均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王安石更突出历史的回顾与个人理想的失落,而杜甫则偏重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对社会的关怀。
参考资料:
- 《王安石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