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

时间: 2024-09-19 21:21:35

筚门惆怅内,时节暗来频。

每见新正雪,长思故国春。

云西斜去雁,江上未归人。

又一年为客,何媒得到秦。

意思解释

新正

作者: 方干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筚门惆怅内,时节暗来频。
每见新正雪,长思故国春。
云西斜去雁,江上未归人。
又一年为客,何媒得到秦。

白话文翻译:

在简陋的门内,我感到惆怅,时节的变化让我心情沉重。每当看到新年时节的雪,我便思念起故乡的春天。西边的云朵斜着飞去,归雁尚未回到江上。我又在外漂泊了一年,如何才能再次回到秦地呢?

注释:

  • 筚门: 简陋的门,通常指用竹子或木材做成的门。
  • 惆怅: 形容心情忧伤、失落。
  • 新正: 指农历新年。
  • : 在此象征着寒冷的冬季和新年到来。
  • 故国春: 这里指的是思念故乡的春天,寓意温暖与希望。
  • 云西: 指西边的云彩。
  • 斜去雁: 大雁向西飞去,象征离别。
  • 未归人: 尚未回到故乡的人,暗示离愁。
  • 为客: 指身在异乡的游子。
  • : 指古代的秦国,这里代表诗人思念的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唐代诗人,字少白,号天池,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个人的感慨。

创作背景:

《新正》创作于作者身处异乡之时,正值农历新年,诗人因思乡而生愁感。这首诗反映了他在寒冷的冬季里思念故乡春天的情感,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新正》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寒冷的冬季里,面对新年的到来,内心却充满了惆怅。诗的开头“筚门惆怅内”以简陋的门暗示了作者身处的孤寂境地,紧接着“时节暗来频”则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节令变化的敏感。随着新年的到来,诗人看到窗外的雪,心中便涌起对故乡春天的思念,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情。

“云西斜去雁,江上未归人”两句中,诗人用大雁的迁徙与个人的漂泊相呼应,表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思念。最后一句“又一年为客,何媒得到秦”则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感叹自己在外漂泊的无止境,渴望归乡的心情愈发强烈。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深厚情感与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筚门惆怅内: 以简陋的门引出孤独的情感,营造出一种落寞的氛围。
  • 时节暗来频: 表达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暗示时间的流逝。
  • 每见新正雪: 新年时节的雪,象征着又一年的开始。
  • 长思故国春: 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勾起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 云西斜去雁: 大雁的迁徙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江上未归人: 反映了游子的孤独,未归的状态。
  • 又一年为客: 表达诗人漂泊在外的无奈与孤独。
  • 何媒得到秦: 对故乡的渴望与迷茫,表现出游子对归乡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雪”比喻新年的到来,象征洁白与希望。
  • 拟人: “云西斜去雁”中的云和雁赋予了活动,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 诗中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在外漂泊的孤独感,体现了游子对温暖和归属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筚门: 象征简陋和孤独。
  • 新正雪: 象征新年与希望。
  • 故国春: 代表温暖与归属感。
  • 云西斜去雁: 象征离别与思念。
  • 江上未归人: 代表游子的孤独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新正》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方干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筚门”象征什么?

    • A. 富丽堂皇
    • B. 简陋与孤独
    • C. 温暖的家
  3. “云西斜去雁,江上未归人”中的“未归人”指的是:

    • A. 归乡的人
    • B. 尚未回家的游子
    • C. 在家的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新正》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夜晚的孤独与思念,而《新正》则更加关注节令变化与对温暖春天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