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霖赴举》

时间: 2025-01-11 16:47:36

自古主司看荐士,明年应是不参差。

须凭吉梦为先兆,

必恐长才偶盛时。

北阙上书冲雪早,西陵中酒趁潮迟。

郄诜可要真消息,只向春前便得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王霖赴举
方干 〔唐代〕
自古主司看荐士,明年应是不参差。
须凭吉梦为先兆,必恐长才偶盛时。
北阙上书冲雪早,西陵中酒趁潮迟。
郄诜可要真消息,只向春前便得知。

白话文翻译:

古往今来,主考官总是看重推荐的人才,明年考生的水平必然参差不齐。
必须依靠吉祥的梦境作为先兆,但又担心有才能的人正好赶上了盛世。
北方的宫阙上,奏章在雪中早早送出,西陵的酒宴却因潮水的迟来而滞留。
郄诜若有真实的消息,春天前就能知道。

注释:

  • 主司:指负责考试的官员。
  • 荐士:推荐士人或考生。
  • 不参差:形容人才的水平高低不一。
  • 吉梦:好梦,预示着吉利的梦境。
  • 北阙:指北方的宫阙,象征朝廷。
  • 冲雪:形容奏章在雪中迅速送达。
  • 西陵:指西陵的酒宴。
  • 郄诜:指历史上著名的名士,可能暗指某个特定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约公元834年—约公元901年),唐代诗人,字与之,号澄江,晚号澄江老叟,生于今浙江省。方干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独具。其诗在唐代文人中颇有影响,曾被后人称为“山水诗派”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科举制度逐渐完善的时期。诗人通过送别友人王霖赴举,表达对其前途的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科举考试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送王霖赴举》是一首饱含深情的送别诗,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王霖的祝福,也折射出诗人对科举考试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主司看荐士”,透露出对考生的关注和期望,暗示着考试的不确定性与竞争的激烈。接着,诗人以“吉梦”为引,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尽管心中也有对优秀人才涌现的担忧。

诗的后半部分以直观的景象描绘了北阙与西陵,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展示了送别的场景与心情。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让人对未来充满憧憬与不安。最后一句“只向春前便得知”,则是对未来的期待,隐含着希望在春天来临时能有好消息传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古主司看荐士:自古以来,负责考试的人总是关注被推荐的士人。
  2. 明年应是不参差:明年参加考试的考生,一定会有高低不齐的情况。
  3. 须凭吉梦为先兆:必须依靠吉利的梦境来作为前兆。
  4. 必恐长才偶盛时:深怕有才能的人恰好赶上了盛世。
  5. 北阙上书冲雪早:北方的宫阙早早地送出奏章,打破了雪的寂静。
  6. 西陵中酒趁潮迟:西陵的酒宴却因潮水的推迟而停滞。
  7. 郄诜可要真消息:郄诜若有真实的消息。
  8. 只向春前便得知:在春天之前就能得知。

修辞手法:

  • 对比:北阙与西陵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递进。
  • 象征:吉梦象征着美好的未来与希望,雪与潮水则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不确定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科举考试的深刻思考。诗人在祝福的同时,展现出对人才竞争的敏锐观察,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主司:象征着权力与考试的公正。
  • 吉梦: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 北阙:象征着朝廷的权威与公正。
  • 西陵:象征着欢聚与放松。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科举考试的思考与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主司”指的是哪一类人?
    A. 文人
    B. 军人
    C. 考试官
    D. 商人

  2. 诗中提到“吉梦”是作为什么的先兆?
    A. 未来的成功
    B. 朋友的祝福
    C. 考试的结果
    D. 自然现象

  3. “北阙上书冲雪早”中“冲雪”意象的意义是什么?
    A. 早春的气息
    B. 迅速传达的信息
    C. 冷酷无情的现实
    D. 喜庆的节日

答案: 1.C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2. 《登高》 - 杜甫
  3.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友人未来的祝愿,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寄托。两首诗都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感世界,但方干的作品更侧重于对科举考试的思考与观察。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唐诗鉴赏辞典》
  3.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