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儿童戏穿凿,咫尺见津涯。
藓岸和纤草,松泉溅浅沙。
光含半床月,影入一枝花。
到此无醒日,当时有习家。
白话文翻译
儿童在小池边嬉戏,近在咫尺又能看到渡口的边缘。
苔藓覆盖的岸边和细细的草丛,松树的泉水溅起了浅沙。
月光映照着半床,影子映入了一枝花中。
来到这里没有清醒的白天,曾经这里是习家居住的地方。
注释
字词注释:
- 穿凿:指儿童们在水边嬉戏,玩耍。
-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 津涯:渡口的边缘,指水边。
- 藓岸:苔藓覆盖的岸边。
- 纤草:细小的草。
- 松泉:松树旁的泉水。
- 溅:水花四溅。
- 影:指光影。
- 习家:指曾经居住在此的人家。
典故解析: “习家”可能指代一个特定的家庭或隐喻,反映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唐代诗人,字少白,号悠然,生于盛唐,代表作有《江村即事》等。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并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路支使小池》创作于方干的晚年,是他对自然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间事物的感悟。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池塘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路支使小池》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诗中通过儿童的嬉戏、自然的景象展现了一个清幽的池塘。诗的开头两句,儿童在小池边玩耍,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天真烂漫的画面。接下来的两句,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自然环境,苔藓、细草、松泉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的两句,诗人用月光和影子来传达一种恬静的氛围,同时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伤。
整首诗以儿童的玩耍为起点,逐渐引入自然景物,最后反映出一种时间的流逝与怀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诗人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使得作品既有视觉的享受,又有内心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儿童戏穿凿:儿童在水边嬉戏,表现出一种活泼的气氛。
- 咫尺见津涯:距离很近就能看到渡口,突出环境的亲密感。
- 藓岸和纤草:描绘岸边的苔藓和细草,生动自然。
- 松泉溅浅沙:松树旁的泉水溅起沙子,展现出动感。
- 光含半床月:月光洒在床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影入一枝花:影子映射在花朵上,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 到此无醒日:来到这里仿佛没有白天的清醒,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 当时有习家:曾经这里有个家庭,令人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光与影作对比,产生视觉的冲击。
- 拟人:儿童的嬉戏仿佛赋予了自然以生气。
- 对仗:如“光含半床月,影入一枝花”,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与童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纯真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儿童:象征纯真与快乐。
- 月光:象征宁静与梦幻。
- 松泉: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儿童的活动是什么? A. 唱歌
B. 玩耍
C. 垒沙
D. 钓鱼 -
“咫尺见津涯”意指什么? A. 远望渡口
B. 近距离看到渡口
C. 渡口很远
D. 没有渡口 -
诗中的光影所传达的情感是? A. 忧伤
B. 宁静
C. 喜悦
D. 激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方干的《路支使小池》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而《鹿柴》则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理思考。两者在意境的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