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二十赴涟水》

时间: 2025-01-26 03:17:09

到县却应嫌水阔,离家终是见山疏。

笙歌不驻难辞酒,舟楫将行负担书。

为政必能安楚老,向公犹可钓淮鱼。

鸾凰取便多如此,掠地斜飞上太虚。

意思解释

送朱二十赴涟水

原文展示:

到县却应嫌水阔,
离家终是见山疏。
笙歌不驻难辞酒,
舟楫将行负担书。
为政必能安楚老,
向公犹可钓淮鱼。
鸾凰取便多如此,
掠地斜飞上太虚。

白话文翻译:

到达县城时,恐怕会觉得水面宽阔,
离开家乡后才发现山势稀疏。
笙歌声中驻足不前,难以辞去酒杯,
舟船将启,肩负着书信的重托。
如果能治理政务,定能安抚楚地的老人,
您若真心,仍可钓到淮水中的鱼。
像鸾凰那样自由翱翔,
掠过大地,飞向无边的天空。

注释:

  • :宽广,宽阔的意思。
  • :稀疏,形容山势不密集。
  • 笙歌:指音乐,笙是一种乐器。
  • :停留、停住。
  • 舟楫:舟船和浆,指代行船的工具。
  • 负担书:承载书信或文书。
  • 安楚老:安定楚地的老人,表明治理的责任。
  • 向公:可以指向某位有德之人。
  • 钓淮鱼:在淮水中钓鱼,象征着安闲的生活。
  • 鸾凰:古代神话中的鸟,象征自由。
  • 太虚:比喻无边无际的天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约公元835年-约公元901年),字子美,号少微,四川人,唐代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送朱二十赴涟水》写于方干的朋友朱二十即将赴涟水任职之际。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之情,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水面宽阔、山势稀疏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前两句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朋友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担忧,似乎在暗示着前路的不易。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酒席的描写,笙歌不驻,表明酒席上的欢乐难以割舍,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从“为政必能安楚老,向公犹可钓淮鱼”来看,诗人对朋友的能力和前途充满信心,寄托了对他未来的美好期望。最后两句则用鸾凰翱翔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不舍,又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到县却应嫌水阔:到达县城时,可能会觉得水面宽阔,暗含离开家乡的孤独感。
  2. 离家终是见山疏:离开家乡后,才发现周围的山显得稀疏,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3. 笙歌不驻难辞酒:音乐声中难以停下脚步,表明酒席的欢快和不舍之情。
  4. 舟楫将行负担书:船只即将启航,承载着书信的重任,象征着对未来的期望。
  5. 为政必能安楚老:如果能从政,定能安抚楚地的老人,表现出对朋友前途的信心。
  6. 向公犹可钓淮鱼:如果向有德之人学习,仍然可以在淮水中钓鱼,象征着安闲的生活。
  7. 鸾凰取便多如此:如同鸾凰般自由自在,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8. 掠地斜飞上太虚:掠过大地,飞向无边的天空,象征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鸾凰”比喻追求自由的人生。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流动的生活与变化。
  • :象征故乡的依恋与思念。
  • 笙歌:象征欢乐的聚会与不舍的情感。
  • 舟楫:象征前行的道路与承载的责任。
  • 鸾凰:象征自由与理想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笙歌”指的是什么? A. 乐器
    B. 音乐
    C. 船只
    D. 山水

  2. 诗中提到的“安楚老”是指什么? A. 安抚老人
    B. 住在楚地的老人
    C. 朋友的身份
    D. 诗人的故乡

  3. 诗中用到哪种修辞手法来描绘自由的意象?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D. 夸张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方干的《送朱二十赴涟水》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送别诗,前者更侧重于对朋友未来的关心与祝福,而后者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依依不舍,情感深厚且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