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直堂 其六》

时间: 2025-02-04 15:41:41

柏叶松其身,在时公手植。

杂树谁所栽,一钱初不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柏叶松其身,在时公手植。杂树谁所栽,一钱初不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柏树的叶子在风中摇曳,正是由当年那位公爵亲自栽种的。至于那些杂乱的树木,又是谁种植的呢?这些树木的价值连一文钱都不值。

注释:

  • 柏叶:指柏树的叶子,象征坚韧与长寿。
  • 松其身:松指松树,意在描绘树木的挺拔和生机。
  • 在时公手植:指这棵树是由当时的公爵亲手种植,强调其珍贵和历史。
  • 杂树:泛指其他树木,这里暗示树木的杂乱无章。
  • 一钱初不直:意为这些杂树根本不值得一文钱,表达了对杂树的贬低。

典故解析:

“在时公手植”可以看作古代名士栽种树木以示德行的典故,表明树木的生长与人的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诗中提到的公爵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名人,表达了对其栽种树木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奇,号南溪,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特定的场合,可能是曾几在游览某处园林时,想起了树木的生长与栽种者的关系,进而引发对生活和价值的思考,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诗歌鉴赏:

《遗直堂 其六》通过对柏树和杂树的对比,传达了作者对价值与品德的思考。柏树,作为一种象征长寿与坚韧的植物,因其由公爵亲手种植而显得尤为珍贵,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杂树的出现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更广泛的生活哲学:在众多的事物中,真正有价值的往往是那些经过精心栽培和呵护的,不是那些随意生长或缺乏关注的。因此,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引发对人生态度的反思。曾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真谛的追求,启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要保持对真正价值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柏叶松其身:以柏树的叶子和松树的姿态作为开篇,暗示着植物的坚韧与生机。
  2. 在时公手植:强调树木的特殊性与历史渊源,赋予其文化内涵。
  3. 杂树谁所栽:转折提问,展现对其他树木的疑问与不屑,暗示其价值的低下。
  4. 一钱初不直:直接表明杂树的无价值,表现出诗人对生活中真伪价值的清醒认识。

修辞手法:

  • 对比:柏树与杂树的对比突出主题,强调珍贵与平庸的差异。
  • 拟人:对树木的描写赋予生动的生命力,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真正价值的追求,强调了在繁杂的世界中,只有经过精心栽培的东西才能显得珍贵,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柏树:象征坚韧和长寿,代表了珍贵的价值。
  • 松树:象征生机与活力,表现出自然的力量。
  • 杂树:象征无序与廉价,反映出对生活中表面现象的批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柏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价值
    B. 平庸
    C. 生机

  2. 诗中提到的“公”指的是谁? A. 一位平民
    B. 一位公爵
    C. 一位农民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失落
    B. 赞美
    C. 思考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赠花卿》杜甫

诗词对比:

曾几的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在意象上均有自然描写,但曾几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的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