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观夜奏霓裳》
时间: 2025-01-11 02:21: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开元遗曲自凄凉,
况近秋天调是商。
爱者谁人唯白尹,
奏时何处在嵩阳。
回临山月声弥怨,
散入松风韵更长。
子晋少姨闻定怪,
人间亦便有霓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秋天的夜晚,作者在嵩阳观中奏乐的情景。开元时期的音乐遗曲本就带有一丝悲凉的气息,而此时正值秋天,音乐的调子更显得凄婉。爱好音乐的人,除了白居易自己,还有谁呢?在演奏的时候,身处何地呢?月光下,山间的回响更加令人怨怼,松风中飘荡的乐音显得更加悠长。子晋(指晋代的阮籍)和他的少姨(指阮氏的女儿)听到这样的曲子一定会感到奇怪,而世间也应该有如霓裳般美妙的乐曲。
注释
- 开元遗曲:指的是唐代开元年间的音乐作品,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标志着唐代的盛世。
- 白尹:指作者白居易的谥号,表示其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和情感。
- 霓裳:原为《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的乐曲,形容曲调美妙。
典故解析
- 子晋:阮籍,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擅长音乐,常与少姨一起演奏。
- 少姨:阮籍的侄女,代表着文人雅士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元稹、李白并称。白居易的诗风通俗易懂,善于表达民间疾苦,尤其擅长乐府诗和五言绝句。
创作背景
《嵩阳观夜奏霓裳》创作于晚唐时期,诗人正值壮年,经历了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心中感慨颇多。诗中通过音乐表达对过往盛世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情感深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音乐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感受。开头两句提到“开元遗曲”,引入了历史的厚重感,暗示着诗人对昔日盛况的追忆。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对音乐的感受也愈加浓厚,尤其是在秋天的夜晚,乐曲的凄凉和哀怨更为突出。
“爱者谁人唯白尹”一句,表现出诗人对自己音乐情感的孤独感,仿佛在音乐中找不到共鸣。接下来的描写“回临山月声弥怨,散入松风韵更长”,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音乐的悲伤气氛,山月与松风的结合,使得情感更加深邃,仿佛音乐在自然中回荡,无法逃离。
结尾两句则引入了阮籍和他的少姨,表现出对音乐的追求和理解,同时也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整体而言,诗中蕴含了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开元遗曲自凄凉:开元时期的乐曲本身就带有一种悲凉的情感。
- 况近秋天调是商:尤其是在秋天,乐曲的调子更显得忧伤。
- 爱者谁人唯白尹:热爱音乐的人只有我白居易。
- 奏时何处在嵩阳:我演奏音乐时,身处何地呢?
- 回临山月声弥怨:月光照耀下,山间的回声显得尤为怨愤。
- 散入松风韵更长:乐音随着松风飘散,显得更加悠长。
- 子晋少姨闻定怪:阮籍和他的少姨若听到这样的曲子,一定会感到奇怪。
- 人间亦便有霓裳:人间也应该有如霓裳般美妙的乐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乐曲比作霓裳,强调其美妙与缥缈。
- 对仗:诗中上下句之间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音乐、自然和人物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传达了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开元遗曲: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积淀。
- 月: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松风:代表自然的声音,增添了音乐的韵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开元遗曲”是指哪个时期的音乐?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
“爱者谁人唯白尹”一句的意思是: a) 只有我白居易热爱音乐
b) 只有阮籍热爱音乐
c) 没有人热爱音乐 -
诗中提到的“霓裳”指的是: a) 一种舞蹈
b) 一种乐曲
c) 一种服装
答案:
- a) 唐代
- a) 只有我白居易热爱音乐
- b) 一种乐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李白与白居易均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多以豪放奔放见长,而白居易则以细腻情感著称。两人对音乐的描写反映了各自不同的情感基调,李白常表现出对自由与豪情的追求,而白居易则多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怀念。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