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水记方流》

时间: 2025-01-10 23:05:38

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

矩浮光滟滟,方折浪悠悠。

凌乱波纹异,萦回水性柔。

似风摇浅濑,疑月落清流。

潜颍应傍达,藏真岂上浮。

玉人如不见,沦弃即千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
矩浮光滟滟,方折浪悠悠。
凌乱波纹异,萦回水性柔。
似风摇浅濑,疑月落清流。
潜颍应傍达,藏真岂上浮。
玉人如不见,沦弃即千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幽的水景,良好的美玉包含着光辉,寒冷的泉水则深入幽静的地方。水面上波光粼粼,波浪轻轻涌动。水波纹路错落有致,水的性质温柔而多变。似乎风在浅滩上轻轻摇曳,月亮似乎也在清流中落下。潜水的鱼儿应当游近而来,隐藏的真相岂能浮于水面?若美人不见,沉沦的将会是千秋的遗憾。

注释:

  • 良璞: 美玉,象征珍贵的事物。
  • 寒泉: 清冷的泉水,寓意深邃与宁静。
  • : 形容水面平静如镜。
  • 滟滟: 形容光波闪烁的样子。
  • 凌乱波纹: 指水波的变化多端。
  • 萦回: 形容水流的柔和与盘旋。
  • 潜颍: 指水中潜藏的生物,象征隐藏的事物。
  • 玉人: 指理想的美人或珍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他的诗歌作品涵盖了政治、民生、自然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受社会动荡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诗人逐渐向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反思转变,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玉水记方流》是一首优美的描绘水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中的水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更是象征着内心的情感与哲理。开篇的“良璞含章久”,以美玉比喻内心的纯净与珍贵,暗示着诗人对真理与美好的追求。“寒泉彻底幽”则营造了幽静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

接下来的“矩浮光滟滟,方折浪悠悠”,描绘了水面反射的光影和波浪的轻柔,生动地呈现出水的动态美。而“凌乱波纹异,萦回水性柔”则进一步加强了水的多变与柔和,似乎在暗示人生的无常与柔韧。

最后两句“玉人如不见,沦弃即千秋”则引发了对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美人未见,正如理想未实现,内心的遗憾与追求交织在一起,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良璞含章久”:美玉长久地蕴藏着光辉,暗示内心的美好。
  2. “寒泉彻底幽”:泉水寒冷而深邃,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矩浮光滟滟”:水面平静如镜,波光闪烁。
  4. “方折浪悠悠”:波浪轻轻起伏,展现自然的柔和。
  5. “凌乱波纹异”:水波形态各异,象征生活的多样性。
  6. “萦回水性柔”:水流柔和而缠绵,隐喻内心的柔情。
  7. “似风摇浅濑”:如风在浅滩上摇曳,生动而富有动感。
  8. “疑月落清流”:月亮似乎在水中沉落,增添了诗意。
  9. “潜颍应傍达”:潜藏的生物应当游来,象征被隐藏的真相。
  10. “藏真岂上浮”:真正的内涵怎能轻易显露?
  11. “玉人如不见”:如若理想的美人看不见,便是无尽的遗憾。
  12. “沦弃即千秋”:理想的失落将流逝千秋。

修辞手法:

  • 比喻: “良璞”比喻人的内心,强调内心的珍贵。
  • 拟人: “似风摇浅濑”赋予自然以人的动作,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 整体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水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探讨了内心的追求与失落,展现出一种淡然与哲理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内心的柔情与流动。
  • : 代表珍贵的理想与内心的美好。
  • : 象征清幽与梦幻,暗示理想的遥不可及。
  • : 表达变幻与无常,增强了诗的动态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良璞”指的是什么? A. 美玉
    B. 美人
    C. 山水

  2. “寒泉彻底幽”中的“幽”指的是什么? A. 明亮
    B. 安静
    C. 热闹

  3. 诗中提到的“玉人”象征什么? A. 理想的美人
    B. 珍贵的物品
    C. 自然现象

答案: 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玉水记方流》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孤独,但白居易更侧重于细腻的水景描绘,而李白则表达了对月光的沉醉与人生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彩。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