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病中夜坐闻隔席欢笑有感》
时间: 2025-01-11 02:37: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幕遮 病中夜坐闻隔席欢笑有感
作者:王世贞 〔明代〕
翠垆烟,红烛雨。
雨底铜壶,滴到难挨处。
欲作新诗心自语。
身入中年,怕作关情句。
酒如油,花似雾。
谈笑风流,一霎抛人去。
病与穷愁相伴住。
笺恳天公,残日休如许。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翠绿色灯光下,红烛映照着雨水。
雨声在铜壶上滴落,滴到我心里难以忍受的地方。
我想写首新诗,却在心里自言自语。
身处中年,我害怕写出伤感的句子。
酒如同油脂般浓烈,花朵如雾般朦胧。
在这短暂的欢笑中,一切都瞬间消逝。
我与病痛和忧愁相伴,难以摆脱。
我只恳求上天,愿这残余的日子不要再如此。
注释
字词注释:
- 翠垆:翠色的台子,指灯笼或酒杯;这里形容氛围。
- 红烛:红色的蜡烛,营造出温暖而又忧伤的气氛。
- 铜壶:古代用以盛水的器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关情句:表达情感的句子,带有伤感的意味。
典故解析:
- 病中夜坐:反映了诗人身处病痛之中,夜晚坐在诗案前的情境。
- 天公:指上天或老天,古人常用来指代命运或自然之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季真,号思庵,明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批评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细节,表达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王世贞病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欢乐的渴望。夜晚的孤独与病痛交织,让他在听见他人欢笑时倍感失落。
诗歌鉴赏
《苏幕遮》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作者通过描绘病中夜坐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的“翠垆烟,红烛雨”描绘了一种温馨却又孤寂的环境,仿佛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苦。接下来的“雨底铜壶,滴到难挨处”则加强了这种情感,雨水的滴落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痛苦。
“欲作新诗心自语”,诗人想要创作却感到无从下手,身处中年,忧虑与病痛使他对写作产生了畏惧。同时,诗中提到的“酒如油,花似雾”更是对生活的感慨,酒的浓烈与花的虚幻,象征着生活的复杂与短暂。最后的“笺恳天公”,表达了对命运的祈求,期望生活能有所改善。
整首词具有深刻的抒情性,情感真挚,既有对欢乐的渴望,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王世贞作为诗人的细腻与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垆烟,红烛雨:描绘了夜晚独自坐在灯下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
- 雨底铜壶,滴到难挨处:雨声滴落在铜壶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内心的苦闷愈发显现。
- 欲作新诗心自语:想要写诗,但因病痛和忧愁难以入手,显得无从表达。
- 身入中年,怕作关情句:中年人的心态,感到生活的沉重与责任,写不出动人的情感。
- 酒如油,花似雾:酒的浓郁与花的虚幻,象征着生活的复杂和难以把握。
- 谈笑风流,一霎抛人去: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留下的只有孤独与悲伤。
- 病与穷愁相伴住:病痛与忧愁如影随形,难以摆脱的生活状态。
- 笺恳天公,残日休如许:向上天请求,愿生活能有所改变,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比作油,花比作雾,形象生动地传达情感。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病痛、孤独以及对欢乐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垆:象征着温暖与幽静的环境。
- 红烛:代表着光明与温情。
- 铜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酒与花:分别象征生活的奢侈与虚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翠垆烟,红烛雨”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温暖的家庭聚会
- B. 孤独的夜晚
- C. 热闹的宴会
-
“酒如油,花似雾”的比喻用来表达什么?
- A. 酒的香醇与花的美丽
- B. 生活的复杂与短暂
- C. 病痛的沉重
-
诗人希望上天改变什么?
- A. 自己的病痛
- B. 他人的欢乐
- C. 自然的气候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反映了对亲情的思念与孤独。
诗词对比:
- 王世贞《苏幕遮》 vs 李清照《如梦令》
- 两首词都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孤独感与对欢乐的渴望,但王世贞更加强调病痛和现实的沉重,而李清照则更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王世贞诗文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