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时间: 2025-01-25 17:43:23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白话文翻译:

在城里看到夕阳,城外却仍然是白雪皑皑,彼此之间十里之遥,天色阴晴各异。也许知道造物主的用意何在,为什么人心总是难以平静?柏树和楼台映照着倒影,茅草屋和松竹发出寒冷的声音。布被下不要白白愁苦而卧,积存的白雪依然能带来明亮的曙光。

注释:

  • 夕阳:日落时分的阳光,这里象征着即将结束的日子。
  • 异阴晴:不同地方天气的变化,表达了自然界的无常。
  • 造物:指自然或者上天的创造。
  • 柏府楼台:柏树和楼台,象征着高雅的居所。
  • 茅茨松竹:茅草屋和松竹,象征着朴素的生活环境。
  • 布衾:指用布做的被子。
  • 积素:积存的白雪。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其中的自然景象与人心情感的对比,体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天人相应”的哲理观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守仁(1472-1529),字宗道,号阳明,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与军事家。作为心学的创始人,他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内心的道德自觉与实践。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旦春晴之际,正值新年之初,寓意新生与希望。在这个节气,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王守仁的《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不仅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象,还深刻地反映了人心的复杂与苦闷。诗开头以对比手法描绘夕阳与雪景,展现出城内与城外的不同,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宁静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是视觉上的,更是情感上的,诗人似乎在暗示:尽管外界环境各异,人心的苦闷却是普遍存在的。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自问“也知造物曾何意”,在探讨自然的同时,转向了内心的独白,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索。这种哲学的思考让诗歌的情感层次更为丰富,折射出人们在面对自然与生活的复杂时,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柏府楼台与茅茨松竹的影像,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寒意,仿佛是在诉说生活的冷清与孤独。而“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的句子,则是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提醒人们不要沉溺于忧愁,生活依然会带来新的希望与光明。整体来看,这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人心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里夕阳城外雪:描绘了城内夕阳西下,城外却仍然是皑皑白雪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2. 相将十里异阴晴:在不同的地方,天气各异,反映出自然界的多样性。
  3. 也知造物曾何意:诗人自问,造物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引发思考。
  4. 底事人心苦未平:探讨人心的烦恼与不安,质疑生活的意义。
  5. 柏府楼台衔倒影:描绘柏树和楼台的倒影,营造出静谧的环境。
  6. 茅茨松竹泻寒声:朴素的茅草屋与松竹发出的寒声,增强了寒冷的氛围。
  7. 布衾莫谩愁僵卧:劝诫自己不要因忧愁而沉睡不醒。
  8. 积素还多达曙明:即使积雪尚存,仍然会迎来新的曙光,暗含着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城里夕阳与城外雪的对比,强调生活的多样性与内心的孤独。
  • 拟人:自然景象如“茅茨松竹泻寒声”赋予了情感,增强诗的氛围。
  • 象征:雪代表生活的艰难,曙光象征希望与新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人心的苦闷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仍要保持希望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结束。
  • :代表着洁白与寒冷,也暗示了生活的艰难。
  • 柏树与松竹:象征高洁与坚韧,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布衾:象征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夕阳”与“雪”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结束
    • B. 生命的开始与希望
    • C. 自然的美丽
  2.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 A. 消极
    • B. 积极
    • C. 无所谓
  3. “积素还多达曙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希望
    • C.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守仁与杜甫的诗作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王守仁更注重内心的哲理思考,而杜甫则更加强调社会现实与人间苦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守仁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