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镊白曲》
时间: 2024-09-19 21:29: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年镊白鬓,镜里犹堪认年少。
今年镊白发,两眼昏昏手战跳。
满酌浓酹假颜色,颜色不扬翻自笑。
少年曾读古人书,本期独善安有馀。
虽盖长安一片瓦,未遑卒岁容宁居。
前年依亚成都府,月请俸缗六十五。
妻儿骨肉愁欲来,偏梁阁道归得否?
长安六月尘亘天,池塘鼎沸林欲燃。
合家恸哭出门送,独驱匹马陵山巅。
到官只是推诚信,终日兢兢幸无吝。
丞相知怜为小心,忽然奏佩专城印。
专城俸入一倍多,况兼职禄霜峨峨。
山妻稚女悉迎到,时列绿樽酣酒歌。
醉来便向樽前倒,风月满头丝皓皓。
虽然减得阖门忧,又加去国五年老。
五年老,知奈何?来日少,去日多。
金锤锤碎黄金镊,更唱樽前老去歌。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还是青丝,镜中还能认得青春的模样;
今年已是白发苍苍,眼睛昏暗,手脚无力。
满杯浓酒假装喝彩,脸色却不自禁地笑了。
少年时我曾读古书,期望独善其身,哪有余力?
即使长安只有一片瓦,也未曾得空安宁度日。
前年我在成都府,月俸六十五文;
妻儿亲人愁肠百结,我偏偏又要走梁阁道。
长安六月尘土飞扬,池塘翻滚,林中火光欲燃。
全家痛哭送我出门,我独自驱马登上陵山巅。
到任不过是推崇诚信,终日小心谨慎,幸而没有亏欠。
丞相怜我小心谨慎,忽然奏请佩戴专城印。
专城的俸禄是一倍多,还有兼职的厚俸。
山中的妻子和幼女都迎来,时常举杯酣饮歌唱。
饮醉后我便向樽前倾倒,风月满头,丝毫不觉皓首。
虽然减少了家中的忧愁,却又增加了流亡五年的老态。
五年老,何以自处?未来少,过去多。
金锤锤碎了黄金镊,更唱樽前老去的歌。
注释:
字词注释:
- 镊白:指头发变白。
- 戏颜色:形容以酒作乐,掩饰内心的忧愁。
- 长安:唐代的都城,象征繁华与权力。
- 俸缗:指官员的俸禄。
- 阖门忧:指家庭的忧虑。
- 金锤锤碎:比喻时间的无情,岁月的流逝。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长安”,是唐代的首都,象征着权力与繁华。
- “丞相”指唐代高官,代表着政治上的支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多描绘人生态度、生活困扰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人生的中年阶段,反映了诗人对老去的感慨和对家庭的思念,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
诗歌鉴赏:
《镊白曲》是薛逢对自己人生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通过“去年”和“今年”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诗人用“镊白鬓”与“镊白发”来强调岁月的无情,感受到生理上的变化带来的心灵上的悲哀。接着,诗人以酒自娱,试图用酒的快乐掩饰内心的失落,然而“颜色不扬翻自笑”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无奈的自嘲。
在感情的流露中,诗人回忆起少年时的理想与追求,感叹无力实现的心情。对于“虽盖长安一片瓦”,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在官场的困顿处境。家庭的愁苦与外在的压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中的主要矛盾。
最后,诗人通过“金锤锤碎黄金镊”来展现时间的残酷,人生已渐渐垂暮,面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诗人依然选择以酒为伴,唱起对逝去青春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流畅,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镊白鬓,镜里犹堪认年少。”:回忆过去,感叹年少的容颜。
- “今年镊白发,两眼昏昏手战跳。”:现状不堪,年岁已老。
- “满酌浓酹假颜色,颜色不扬翻自笑。”:借酒浇愁,却无法掩盖内心的痛苦。
- “少年曾读古人书,本期独善安有馀。”:年少时的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形成对比。
- “虽盖长安一片瓦,未遑卒岁容宁居。”:对生活安定的渴望,却无暇顾及。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金锤锤碎黄金镊”比喻时间的无情。
- 对仗:如“合家恸哭出门送,独驱匹马陵山巅”展现家庭与个人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时间流逝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家庭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镊白:象征衰老与时光的流逝。
- 酒:象征逃避与欢愉,反映内心的孤独。
- 长安:象征繁华与权力的中心,反映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去年镊白鬓”中的“镊白”指什么?
- A. 年轻
- B. 白发
- C. 官位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 A. 亲情
- B. 繁华与权力
- C. 乡愁
- 答案:B
-
诗人用什么来掩饰内心的忧愁?
- A. 酒
- B. 诗
- C. 工作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薛逢与李白的诗作都涉及对酒的描写,但薛逢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内心感受和现实困境,而李白则常以豪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