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七首 其七》
时间: 2025-01-22 03:06: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七首 其七》
作者:丁宁
伯劳飞燕东西别。落日河梁风猎猎。
纵教旧约变新雠,谁见新枝生旧叶。
衷怀一似天边月。阅遍沧桑圆又缺。
浮云枉自做阴晴,皎皎清辉常不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燕子和伯劳鸟在东西两岸分别的情景,落日下的河梁伴随着猎猎的风。即使旧的约定已经改变,谁又能看到新枝上长出的旧叶呢?我的内心情感就像天边的明月,经历了沧桑变化,时而圆满,时而缺失。浮云徒然自作阴晴,但明亮的月光总是不会消失。
注释
- 伯劳:一种鸟,常与燕子一起出现,象征分别与思念。
- 落日河梁:指落日映照在河上的桥梁,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旧约变新雠:旧的约定已经改变,新的事物代替了旧的。
- 新枝生旧叶:比喻新事物中仍然存在旧的痕迹。
- 衷怀:内心的感受与思念。
- 阴晴:比喻情绪的变化,浮云的阴晴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皎皎清辉:形容月光明亮而清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丁宁,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闻名。其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丁宁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之时,反映了他对人世沧桑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纠结。
诗歌鉴赏
《玉楼春七首 其七》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变化的思考。诗的开头以“伯劳飞燕东西别”引入,展现了两种鸟类的分别,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与孤独。接着,落日的意象再次强化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中提到的“纵教旧约变新雠”不仅表达了对旧时光的怀念,也反映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衷怀一似天边月”是全诗情感的高潮,通过明月的象征,作者展现了内心的情感虽有波动,但最终依然清澈如月,透露出一种不屈的精神。浮云的变化与明月的常在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生活中的浮躁与内心的坚定。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传递出一种深刻的哲理——尽管人生如梦,情感依然恒久不变。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伯劳飞燕东西别”:象征分别,表达对离散的惆怅。
- “落日河梁风猎猎”: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孤独氛围。
- “纵教旧约变新雠”:对旧约的哀叹,感慨时间的无情。
- “谁见新枝生旧叶”:反映生活中新旧交替的复杂性。
- “衷怀一似天边月”:情感的恒久与美好。
- “阅遍沧桑圆又缺”:人生经历的起伏变化。
- “浮云枉自做阴晴”:生活的变幻无常。
- “皎皎清辉常不灭”:表达内心坚定的光明。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天边月,形象生动。
- 拟人:浮云的阴晴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韵律感强。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情感的描写,传达了对人生无常与情感恒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意象分析
- 伯劳与燕子:象征分别与思念。
- 落日:时间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月亮:象征内心情感的恒久与明亮。
- 浮云:比喻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伯劳飞燕”象征什么?
- A. 离别与思念
- B. 春天的到来
- C. 家庭的团聚
-
诗中提到的“衷怀一似天边月”表达了什么?
- A. 情感的变化
- B. 情感的恒久与美好
- C. 对未来的迷茫
-
“浮云枉自做阴晴”在诗中意指什么?
- A. 生活的喜悦
- B. 人生的无常
- C. 自然的规律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 丁宁的《玉楼春七首》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探讨了离别与思念,但丁宁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加情感细腻,表现对爱情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诗词鉴赏指南》
- 《近现代诗人作品集》
- 《古典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