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一百首 其六十一 神农》

时间: 2025-05-20 03:32:51

尽识蔘无毒,明知堇有灾。

安知尝试者,百死百生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尽识蔘无毒,明知堇有灾。
安知尝试者,百死百生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大家都知道人参是无毒的,明白堇菜是有害的。但是,谁又能知道那些敢于尝试的人,经历过多少次的生死考验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尽识:完全知道。
  • :人参,一种常用的中药,通常被认为是无毒的。
  • :堇菜,一种植物,食用后可能会导致中毒。
  • 安知:怎么知道。
  • 尝试者:敢于尝试的人,指那些冒险尝试新事物或新药物的人。
  • 百死百生:经历了无数次的生与死,形容尝试的风险与艰辛。

典故解析: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中医药的实践中,药物的使用往往伴随着风险与不确定性。人们对药物的认识和尝试,往往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诗中提到的“尝试者”可以看作是对古代医学探索者的致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的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亦关心社会现实,文风清新,情感真挚。刘克庄在诗词创作上有着独特的个性,常以直抒胸臆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医药发展之时。药物的使用和对效果的探寻,常常需要冒险。诗中通过对“尝试者”的描写,反映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知领域探索的敬畏。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类在面对自然与未知时的勇气与智慧。诗的开头用“尽识蔘无毒,明知堇有灾”两句,直接引入了人们对药材的认知与风险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选择与相对的安全与危险。接下来的“安知尝试者,百死百生来”,则深刻地揭示了那些敢于尝试的人所经历的艰辛与挑战。诗人通过对“尝试者”的描绘,表达了对探索精神的敬意,同时也揭示了科学探索与生命之间的脆弱关系。这种对生命的深思与对未知的探索,展现了人类在科学发展历程中的勇气与韧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尽识蔘无毒,明知堇有灾”说明了人们对药材的普遍认知,强调了人参的安全性和堇菜的危险性。
  • 第二联“安知尝试者,百死百生来”则转向那些敢于尝试新事物的人,表明他们在探索未知时所经历的生死考验,暗示了科学探索的必要性和艰辛。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对仗工整,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尝试者”比作经历无数生死考验的人,强调了探索的艰难。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与尝试,表现出对冒险精神的尊重,并引发对科学与生命关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安全与健康,代表着人们对已知事物的信任。
  • :象征危险与潜在的风险,警示人们在探索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 尝试者:象征探索者和冒险者,体现出人类不断追求知识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词意思是“完全知道”? a. 安知
    b. 尽识
    c. 尝试者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堇”是什么类型的植物? a. 无毒的
    b. 有毒的
    c. 中性的
    答案:b

  3. 诗中所说的“尝试者”代表什么? a. 只会观察的人
    b. 敢于冒险的人
    c. 安于现状的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苏轼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子》——贾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者都展现了对生命与尝试的思考,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药物的探讨与人类探索精神的赞美,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的饮酒与人生哲学的抒发。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总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医药文化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