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坏复修又赋》

时间: 2025-01-10 22:28:43

补罅扶倾手段新,举头千丈又嶙峋。

主谋何止堪户祝,妄议真当抵鬼薪。

见说传更增逻卒,已闻犯夜少奸民。

小偷不办公输械,遥望须惊彼有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城坏复修又赋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补罅扶倾手段新,
举头千丈又嶙峋。
主谋何止堪户祝,
妄议真当抵鬼薪。
见说传更增逻卒,
已闻犯夜少奸民。
小偷不办公输械,
遥望须惊彼有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城墙被毁坏后进行修复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第一句说修补城墙的手法新颖;第二句则描写了城墙高耸的样子,令人感到震撼。接着,诗人质疑那些主谋者的能力,认为他们的计划不过是空谈,根本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后面几句提到传言愈演愈烈,夜间的治安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诗人感叹小偷的猖狂,提醒人们注意身边的危险。

注释

  • 补罅:补上缝隙。
  • 扶倾:支撑倾斜的部分。
  • 主谋:指策划、决策的人。
  • 户祝:古代的祝福之人,暗指那些无能的官员或策划者。
  • 妄议:无根据的议论。
  • 鬼薪:比喻无用的东西。
  • 逻卒:巡逻的士兵。
  • 奸民:作奸犯科的民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豪放派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社会状况,关心民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刘克庄的诗风格清新,常常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社会治安、城防建设的担忧。诗人通过对城墙修复的描写,隐喻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诗歌鉴赏

《城坏复修又赋》以城墙的修复为切入点,展现了一幅古代城市防御与社会治安的复杂图景。诗中以“补罅扶倾”开篇,直接进入主题,给人一种生动而直观的感受。通过生动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城墙修复技术的赞叹,同时也引申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的“主谋何止堪户祝”,不仅是对当时执政者能力的质疑,更是对社会治理失当的批判。接下来的“见说传更增逻卒”,则暗示了当时治安问题的加剧,生动地描绘了民众对夜晚安全的恐惧。

最后两句“小偷不办公输械,遥望须惊彼有人”将焦点转向了社会底层的犯罪现象,诗人以小偷的行为反映出社会的混乱与无序,令人深感忧虑。整首诗通过城市的修复隐喻社会的重建,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补罅扶倾手段新:修补城墙的办法新颖而有效,展现了修复的努力。
  2. 举头千丈又嶙峋:城墙高耸入云,形态奇特,传达出一种雄伟的感觉。
  3. 主谋何止堪户祝:质疑那些策划者的能力,认为他们的计划远不如祝福的效果。
  4. 妄议真当抵鬼薪:无依据的讨论就像是给鬼神的薪水,毫无意义。
  5. 见说传更增逻卒:传言越来越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
  6. 已闻犯夜少奸民:夜间犯罪的事件频发,民众安全受到威胁。
  7. 小偷不办公输械:小偷在社会中猖獗,不再担心法律的制裁。
  8. 遥望须惊彼有人:远远地看到这些现象,让人感到恐惧。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妄议真当抵鬼薪”形象地表达无用的言论。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述城墙的修复,隐喻社会的重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治安及治理能力的深切关怀,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与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城墙:象征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 小偷:反映社会治安的恶化与民众生活的困境。

文化内涵:城墙作为古代城市的防线,象征着国家的安全与人民的安宁,而小偷的出现则映射出社会的混乱与不安。诗人在对比中传达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补罅”指的是什么?

    • A. 修补缝隙
    • B. 破坏城墙
    • C. 建造新城
    • D. 迁移城市
  2. 诗中“主谋何止堪户祝”表达了对什么的质疑?

    • A. 诗人的能力
    • B. 政治家的智慧
    • C. 城墙的修复
    • D. 如何打击盗贼
  3. 诗歌的主题主要关注的是?

    • A. 自然景观
    • B. 社会治安
    • C. 个人情感
    • D. 历史事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绘战乱后的破败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刘克庄的关注点相似,都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反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虽然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在社会与人生中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