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夕》

时间: 2025-01-25 17:56:51

楼高收晚照,野迥送宵阴。

鹭下汀沙静,萤行岸竹深。

撄宁如顺气,缘督正平心。

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楼高收晚照,野迥送宵阴。
鹭下汀沙静,萤行岸竹深。
撄宁如顺气,缘督正平心。
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夏日晚景。高楼上收起了夕阳的余晖,广阔的野外渐渐笼罩在夜色中。白鹭在静谧的沙洲上栖息,萤火虫在岸边的竹林中飞舞。心境宁静,就像顺应自然的气息,内心平和而安宁。事物的变化神秘而微妙,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琴声之中。

注释:

  • 楼高:指高楼大厦。
  • 收晚照:收起夕阳的余晖。
  • 野迥:广阔的田野显得遥远。
  • 宵阴:夜幕降临,阴影渐浓。
  • :指白鹭,一种水鸟。
  • 汀沙:水边的沙洲。
  • 撄宁:心境宁静。
  • 顺气:顺应自然的气息。
  • 缘督:借助于督导。
  • 正平心:内心平和。
  • 转物:事物的变化。
  • 天机:宇宙的奥秘。
  • 昭文:指智慧的启示。
  • :古代乐器,象征艺术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070年-约1120年),字希仁,号俞溪,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情感细腻,常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见长。

创作背景:

《暑夕》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的交替阶段。诗人通过描绘夏日黄昏的宁静场景,表达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暑夕》是一首清新脱俗的山水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的开头描绘了高楼收起夕阳余晖的景象,给人以开阔与静谧的印象,接着转入野外的夜色,展现了夜深人静的美好。诗中用白鹭和萤火虫作为意象,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与灵动性,突显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在情感层面上,诗人通过“撄宁如顺气,缘督正平心”的描写,表达了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强调了心境与自然的统一。最后一句“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则深化了诗的思想内涵,表明真正的智慧与艺术的境界不在于外在的技巧,而在于对自然和宇宙法则的理解与感悟。整体来看,这首诗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楼高收晚照:高楼上的夕阳余晖被收起,暗示着白天的结束。
  2. 野迥送宵阴:广阔的田野与夜色交融,展现出自然的辽阔。
  3. 鹭下汀沙静:白鹭在沙洲上静静栖息,增添了静谧的氛围。
  4. 萤行岸竹深:萤火虫在竹林中飞舞,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5. 撄宁如顺气:内心如同顺应自然的气息,宁静而安详。
  6. 缘督正平心:借助于内心的引导,使得心境变得平和。
  7. 转物天机妙:事物的变化充满了奥妙。
  8. 昭文不在琴: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琴声,而在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如“楼高”与“野迥”,“鹭下”与“萤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夕照”、“宵阴”等意象,隐喻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拟人:萤火虫的飞行被生动地描绘,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它通过静谧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内心智慧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照: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白鹭:象征纯洁与宁静。
  • 萤火虫:象征希望与生命的活力。
  • 竹林:象征高洁与文人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鹭”指的是哪种动物?

    • A. 鸟
    • B. 鱼
    • C. 虫
  2.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表现为:

    • A. 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B. 对战争的反思
    • C. 对历史的追溯
  3. “撄宁如顺气”中“顺气”指的是什么?

    • A. 顺应自然
    • B. 顺应他人
    • C. 顺应时势

答案:

  1. A. 鸟
  2. A. 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3. A. 顺应自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与洪咨夔《暑夕》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多了对国家和人生的忧虑,后者则更为宁静与淡泊,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