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寿淮东制置)》
时间: 2025-02-04 13:38: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寿淮东制置)》
作者:洪咨夔 〔宋代〕
饮马咸池,总辔昆仑,横骛九州。
庆中兴机会,天生山甫,非常事业,天授留侯。
左搏龙蛇,右驯虎兕,万里中原谈笑收。
功名早,便貂蝉猎猎,飞出兜牟。
新氓无限欢讴。尽卖剑卖刀归买牛。
正麦摇熏吹,黄迷断垄,秧涵朝雨,绿遍平畴。
眼底太平,不图再见,罗拜焚香青海头。
从今去,愿君王万岁,元帅千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咸池饮马,驾驭着昆仑,纵横驰骋于九州。庆贺中兴的良机,天生的山甫,非凡的事业,天授的留侯。左边搏斗龙蛇,右边驯服虎兕,万里中原谈笑之间便可收获。功名早已到手,像貂蝉一样猎猎而出,飞出兜牟。新民欢欣歌唱,尽卖剑刀换来牛。此时麦浪随风摇曳,黄土迷离,秧苗在朝雨中滋润,绿意遍布平田。眼前太平盛世,不再奢望重逢,愿在青海头焚香罗拜。从今往后,愿君王万岁,元帅千秋。
注释
- 咸池: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方,意为平坦而广阔的地方。
- 昆仑:指中国西部的昆仑山,象征着伟大和高远。
- 龙蛇: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威严。
- 虎兕:虎和兕(古代一种大型野兽),代表着勇猛与强悍。
- 貂蝉:指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象征着美丽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君实,号静斋,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作常表现出豪放的气质与深刻的历史感,诗风独特,兼具理性与感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背景是在宋代政治动荡、民族危机的时期,表达了对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期望,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诗歌鉴赏
《沁园春(寿淮东制置)》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雄浑的气势,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独特理解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到的“饮马咸池”和“总辔昆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壮志的追求,而“庆中兴机会”和“天授留侯”则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生动形象的比喻,如“左搏龙蛇,右驯虎兕”,展示了诗人渴望通过个人的努力与智慧来改变国家命运的愿望。同时,诗人也在表达对新生活的憧憬,提到“尽卖剑卖刀归买牛”,暗示着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结尾处的“愿君王万岁,元帅千秋”是对未来的祝福,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领导者的信任与期待。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个人理想的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激昂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饮马咸池,总辔昆仑:象征着广阔的天地与奔放的豪情。
- 庆中兴机会:指的是国家复兴的良机。
- 左搏龙蛇,右驯虎兕:展现了强大的斗志与能力。
- 功名早,便貂蝉猎猎:反映了对功名的追求与渴望。
- 新氓无限欢讴:描绘了新民的欢愉与对未来的憧憬。
- 麦摇熏吹,黄迷断垄:展现了农田的丰收与美丽的自然景象。
- 愿君王万岁,元帅千秋:表达了对国家领导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左搏龙蛇,右驯虎兕”,用动物形象比喻力量与勇气。
- 对仗:如“功名早,便貂蝉猎猎”,形成整齐的节奏感。
- 夸张:如“万里中原谈笑收”,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美好愿望,以及对历史的反思与未来的展望,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和平生活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咸池:象征着广阔和自由。
- 昆仑:代表着崇高与伟大。
- 龙蛇、虎兕:象征力量与勇气。
- 麦浪:象征丰收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沁园春(寿淮东制置)》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洪咨夔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饮马咸池”象征着什么?
- A. 和平
- B. 自由与广阔
- C. 战争
- D. 努力
-
诗的结尾表达了对什么的祝愿?
- A. 个人的荣华富贵
- B. 国家领导的长寿与功业
- C. 战争的结束
- D. 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