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十月十五日狱中恭闻太皇太后不豫有赦作》

时间: 2025-01-25 23:43:36

庭柏阴阴昼掩门,乌知有赦闹黄昏。

汉宫自种三生福,楚客还招九死魂。

纵有锄犁及田亩,已无面目见丘园。

只应圣主如尧舜,犹许先生作正言。

意思解释

己未十月十五日狱中恭闻太皇太后不豫有赦作

原文展示

庭柏阴阴昼掩门,
乌知有赦闹黄昏。
汉宫自种三生福,
楚客还招九死魂。
纵有锄犁及田亩,
已无面目见丘园。
只应圣主如尧舜,
犹许先生作正言。

白话文翻译

庭院里的柏树在阴影中,白天把门掩上,
谁能知道黄昏时分会有赦令的喧闹。
汉朝的宫廷自种下三生三世的福气,
楚国的客人却依旧招来九死的亡魂。
即便有锄头和犁具在田地上,
我也无颜再见那熟悉的丘园。
只希望圣主能如尧舜一般,
还让先生我能说出正直之言。

注释

  • 庭柏:庭院中的柏树,象征坚毅和长寿。
  • 乌知:谁知道。
  • :赦免,指皇帝对罪犯的宽恕。
  • 汉宫:汉朝的宫廷,历史上的辉煌。
  • 楚客:指楚国的游子,寓意漂泊和孤独。
  • 锄犁及田亩:农业的工具和土地,象征丰收和生计。
  • 丘园:指田园,象征故乡和归属感。
  • 尧舜:指古代的明君,象征贤明的统治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其诗词文名传世,尤其以豪放派诗词著称,作品多样,涵盖诗、词、散文等。苏轼的生活经历丰富,曾因政治原因遭贬,但他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苏轼被贬期间,恰逢太皇太后身体不适,赦令的传来使他引发了对自身境遇和时代的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政治局势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阴暗的庭院景象,柏树的阴影笼罩着门,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自己在监禁中的孤独与无奈。接着,诗人提到赦令的来临,似乎暗示着一种转机,但又因身在囹圄而感到无力和无奈。接下来提到“汉宫自种三生福”,表现出对汉朝往昔辉煌的追忆与向往。诗中“楚客”则是对自己身世的自嘲,暗示虽有恩泽但依然难以逃脱困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农业的向往,但即便有工具和土地,他也无法再回到那曾经熟悉的生活。而最后两句则是对理想领导者的渴望,表现出对社会公正与真理的追求。整首诗在深沉的情感中交织着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苏轼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庭柏阴阴昼掩门:庭院中的柏树在阴影中,白天把门掩上,暗示了孤独的环境。
  2. 乌知有赦闹黄昏:谁能知道黄昏时会传来赦令的声音,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
  3. 汉宫自种三生福:回忆汉宫的繁华,表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4. 楚客还招九死魂:楚国的游子依旧呼唤着亡魂,象征着漂泊与痛苦。
  5. 纵有锄犁及田亩:即使有农业工具和土地,也难以耕作。
  6. 已无面目见丘园:面对此情此景,已无颜再见故乡的田园。
  7. 只应圣主如尧舜:期望圣主像尧舜那样明智。
  8. 犹许先生作正言:希望仍能有机会说出正直之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锄犁及田亩”与“丘园”形成了对称的音韵美。
  • 意象:运用了“庭柏”、“汉宫”、“楚客”等意象,表现出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孤独。
  • 比喻:通过历史人物尧舜比喻理想的统治者,突出对公正与明智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历史的追忆、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人在困境中仍保持对真理与公正的追求,反映了其坚定的人格与人文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庭柏:象征坚韧与孤独。
  • :代表希望与转机。
  • 汉宫:象征繁荣与回忆。
  • 楚客:象征漂泊与失落。
  • 锄犁:象征生计与劳动。
  • 丘园:象征故乡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庭柏”象征什么? A. 繁荣
    B. 孤独
    C. 欢愉
    D. 繁复

  2. 诗人期望的理想领导者与哪位历史人物相似?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尧舜
    D. 唐太宗

  3. 诗中提到的“楚客”指的是? A. 汉朝的文人
    B. 漂泊的游子
    C. 农民
    D. 皇帝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苏轼的这首诗更倾向于表现个人的孤独与对历史的思考,而李白的作品则表现出豪放的饮酒作乐精神。两者都展示了各自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