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尧臣的《鸠》原文如下:
一世为巢拙,长年与鹊争。
欲知云脚雨,先向屋头鸣。
颈上玉花碎,臆前檀粉轻。
何时将刻杖,扶助老夫行。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可以翻译为:
我这一生筑巢笨拙,常年与喜鹊争斗。
想知道云层和雨水的情况,先得听听它在屋顶的鸣叫。
脖子上佩戴的玉饰已经碎了,胸前的檀粉也轻得像是没有。
不知何时才能刻一根拐杖,来帮助我这老朽行走。
注释:
- 巢拙:巢筑得笨拙,意指作者在生活中处境艰难。
- 与鹊争:与喜鹊争夺栖息之地,象征竞争和困扰。
- 云脚雨:云和雨的关系,云脚指的是云的底部,形容天气变化。
- 玉花碎:脖子上佩戴的玉饰破碎,暗含岁月蹉跎。
- 檀粉:指檀香粉,轻薄而轻盈,象征着衰老和脆弱。
- 刻杖:刻制拐杖,以帮助行走,象征对依赖和帮助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退庵,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鸠》创作于作者晚年,生活逐渐艰辛,诗中流露出对岁月流逝和生活困境的思考,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鸠》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生活体验,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的开头“巢拙”便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生活状况的自嘲与无奈。长年与鹊争,象征着生活中的竞争和艰难,给人一种身处困境的感觉。接着,作者通过“欲知云脚雨,先向屋头鸣”表达了对外界自然变化的感知,其实是在暗示他对生活的关注和无奈。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敏感与脆弱。
“颈上玉花碎,臆前檀粉轻”,这两句描绘了衰老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玉花的碎裂和檀粉的轻盈,象征着年轻时的荣耀已逝,生活的重担逐渐显现。最后一联“何时将刻杖,扶助老夫行”,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渴望,希望能有一根拐杖来支撑他走过余生的渴求。
整首诗在描写个人生活的同时,也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梅尧臣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对人生、时间及自我存在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世为巢拙:自嘲一生的居所构造拙劣,暗示生活的艰辛。
- 长年与鹊争:常年与其他鸟类争夺栖息之地,象征生活的竞争。
- 欲知云脚雨:想要了解天气变化的奥秘,表现了对自然的关注。
- 先向屋头鸣:需要倾听鸟鸣,体现出一种求知的方式。
- 颈上玉花碎:颈上的玉饰破碎,象征着衰老和失去。
- 臆前檀粉轻:胸前的檀粉轻薄,暗示身体的脆弱。
- 何时将刻杖:渴望有一天能刻制拐杖,象征对帮助的需求。
- 扶助老夫行:希望能得到支持,体现了对未来的渴望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竞争比作与鹊争逐,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鸟类鸣叫以知晓天气的能力,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衰老、孤独和生活的竞争,展现了诗人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奈与感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传递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巢:象征居住、安定与归属。
- 鹊:象征竞争、生活中的干扰。
- 玉花:美好事物的象征,破碎暗示失去。
- 檀粉:轻盈脆弱,象征衰老的无奈。
- 杖:象征支持与依赖,表达对未来的渴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梅尧臣的生活状态如何?
- A. 富裕
- B. 贫困
- C. 安稳
- D. 繁华
- 答案:B
-
“颈上玉花碎”暗示了什么?
- A. 年轻
- B. 失去
- C. 财富
- D. 健康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刻杖”象征着什么?
- A. 年轻
- B. 努力
- C. 依赖与支持
- D. 竞争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梅尧臣的《鸠》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二者都展现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但梅尧臣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衰老,而杜甫则更贴近对亲情的思念。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生活经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尧臣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