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

时间: 2025-01-10 13:03:09

春风不到莓苔石,山月自随烟水身。

穷是世间常事耳,不知颠倒几多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风不到莓苔石,
山月自随烟水身。
穷是世间常事耳,
不知颠倒几多人。

白话文翻译:

春风无法吹拂到莓苔和石头上,
山间的明月依然伴随着烟水而来。
穷困是世间常有的事情,
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而颠倒了自己的观点。

注释:

字词注释:

  • 莓苔:指莓苔植物,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这里用作诗中意象,表现春风的到来并未触及到的地方。
  • 山月:指山间的明月,给人清静、幽雅的感觉。
  • :这里指贫困,表达了生活困境的普遍性。
  • 颠倒:指思想、观点的改变或混乱。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提及的“穷”字反映了古代对财富与生活的普遍思考,常与士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相关。诗中隐含的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可能与宋代社会的动荡与变迁有一定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有清新脱俗、情思细腻的特点。他在诗歌中常表达对自然的观察与人生命运的思考,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宋代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中所产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月下》是方岳的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命运的哲理思考。诗中通过春风与山月的对比,引发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开篇的“春风不到莓苔石”,不仅仅描绘了春风的无情,更是传达了生活中的无奈与残酷。春风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但在某些地方却无法触及,暗示着人们在追寻理想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挫折。

接下来的“山月自随烟水身”,则表现了自然的恬静与人的渺小,月亮在山水之间游走,自然的美景依然存在,但人们的内心却因生活的艰辛而感到迷茫。最后两句“穷是世间常事耳,不知颠倒几多人”,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明贫困是人类普遍面临的现实,而在这种现实中,多少人的理想与信念被颠覆。这两句不仅让人反思生活的无常,更引发了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人生哲理,使得作品既有景又有情,既有思考又有感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风不到莓苔石”:春风虽是温暖的象征,但这里却表现出一种无奈,春风无法温暖到所有角落,暗示生活中的不平等与遗憾。
  2. “山月自随烟水身”:山中的明月静静地随烟水而来,反映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给人以宁静的感觉,与前面的无奈形成对比。
  3. “穷是世间常事耳”:生活中的贫困是普遍现象,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淡然态度。
  4. “不知颠倒几多人”:对众多因贫困而改变思想与信念的人表示惋惜,反映出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观察。

修辞手法:

  • 比喻:春风与山月的描绘,既是自然的描写,也是人生命运的隐喻。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比,展现了春风与山月的不同命运,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拟人:将山月与烟水相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与人生命运的思考,反映出生活中的无奈与孤独,传达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着温暖与希望,但在此却表现出其局限性。
  • 山月:代表着自然的纯净与恬静,给人以安慰。
  • :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反思,体现了生活的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风”未能触及的地方是: A. 森林 B. 磨坊 C. 苔石 D. 山川

  2. “山月自随烟水身”中,月亮的状态是: A. 明亮 B. 皎洁 C. 隐藏 D. 游走

  3. 诗中提到的“穷”代表了: A. 财富 B. 常见的困境 C. 朋友 D. 理想

答案:

  1. C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涉及自然与人的情感,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方岳的《月下》更侧重于对生活困境的哲学思考。
  • 《春望》:表达了遭遇困境时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渴望,与《月下》的主题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