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後》

时间: 2025-01-26 07:10:17

直自凤凰城破後,掰钗破镜分飞。

天涯海角信音稀。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蹄。

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直自凤凰城破後,掰钗破镜分飞。
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蹄。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白话文翻译:

自从凤凰城破之后,仿佛是把钗子掰断、镜子破裂一般,彼此分飞。
天涯海角之间,音信稀少。梦回辽海的北方,魂魄在玉关的西边断绝。
月亮虽能重圆,星辰也能聚合,为什么还是不见归人?
今年春天,我又听到杜鹃的鸣叫。年年望着塞外的大雁,已是十四次回归。


注释:

  • 凤凰城:传说中的理想国,象征美好与团圆。
  • 掰钗破镜:比喻夫妻离散,象征着破裂的关系。
  • 天涯海角:指遥远的地方,形容信音稀少,联系困难。
  • 辽海:指辽东海域,象征着北方的归乡之路。
  • 玉关:古代边防关口,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重圆:比喻团聚,指月亮的圆满。
  • 杜鹃:春天时分鸣叫的鸟,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 塞雁:指在边塞迁徙的大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子文,号洱山,南宋时期的词人,因其词作清丽婉约而著称,尤其擅长表达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诗人以个人的离愁来映射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诗中所表达的悲伤与思念,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和平、团圆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切感受。开篇“直自凤凰城破后”,直接引入了毁灭与失落的主题,凤凰城的破碎象征着理想的破灭,掰钗破镜则生动地描绘了夫妻的分离。诗中对天涯海角的描写,凸显了个体在巨大变故面前的无助感,音信稀少的无奈更增添了离愁的浓重。

在对梦境及魂魄的描写中,诗人展现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辽海北的梦境与玉关西的魂断,仿佛在诉说着对家国的无限思念。接下来的“月解重圆星解聚”,则是对团圆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对比,月亮与星辰虽可重聚,但归人的音信却依旧渺茫,令人心痛。

最后两句“今春还听杜鹃蹄。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以自然界的变化作为时间的象征,表现了每年春天的轮回,却依然无法带来归人的音信,令人倍感哀伤。这种反复的意象,深化了思念的主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愁苦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直自凤凰城破後:直接表明了诗作的主旨——因为某种重大变故,导致关系的破裂。
  2. 掰钗破镜分飞:比喻夫妻分离,情感的破碎。
  3. 天涯海角信音稀:形容距离遥远,彼此联系的困难。
  4.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怀念故土,却又无法回归,表现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5. 月解重圆星解聚:月亮的圆满与星辰的聚集,象征团圆的渴望。
  6. 如何不见人归:直白表达思念之情,令人感到无奈。
  7. 今春还听杜鹃蹄:春天的到来,杜鹃声响,又引发对往事的回忆。
  8. 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时间的流逝,虽有四季更替,思念依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夫妻离散比作“掰钗破镜”,生动形象。
  • 对仗:如“月解重圆,星解聚”,展现了词人的修辞技巧。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如月亮、星星、杜鹃、塞雁)来表达情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反思,表现了人们在变故面前的无奈与期盼,渴望团圆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在一起,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 凤凰城:象征理想与团圆的地方,破裂意味着失去。
  • 月亮与星星:象征团圆与希望,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杜鹃与塞雁:自然的意象,象征思乡与时间的流逝,强化了离愁别绪的主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凤凰城”象征着什么?

    • A. 理想与团圆
    • B. 战乱与破碎
    • C. 自然与和谐
  2. “掰钗破镜”比喻什么?

    • A. 夫妻离散
    • B. 友谊破裂
    • C. 家国破碎
  3. 诗中提到的“月解重圆星解聚”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团圆的渴望
    • B. 对战争的恐惧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朱敦儒与李清照的作品同样表达离愁别绪,但朱敦儒更强调对国家动荡的感怀,而李清照则更多地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朱敦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