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
时间: 2025-01-26 06:18: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
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
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
白话文翻译:
这位先生手持筇杖就是他的生涯,挑着明月又担着鲜花。
无论是留住还是放走,都没有什么怨恨和宠爱,
离去时总是烟雾缭绕的美景。
他飘然离去,去酒旗亭问酒,去萧寺寻茶。
就像那只黄鹂鸟没有固定的归处,不知道飞到哪个人家?
注释:
- 筇杖: 一种用竹子制成的手杖,象征高雅与闲适的生活。
- 挑月担花: 形象地描绘了追求美好事物、生活乐趣的情景。
- 憎爱: 表示对事物的情感态度,这里暗含无所执着的态度。
- 烟霞: 指美丽的自然景色,象征着诗人的闲适心境。
- 黄鹂: 黄鹂鸟,象征自由和无定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佩弦,号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压迫的时代,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朝中措》通过描绘一位持杖的先生,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开头两句“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仿佛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追求,象征着对生活乐趣的珍视。接下来的“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则表现了一种对世俗情感的超然,诗人以烟霞作为隐喻,传达了一种宁静、悠然的心境。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的游历过程,“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描绘出一种闲游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对酒与茶的热爱,暗示着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享受。而结尾的“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则以黄鹂鸟的自由自在作为结尾,加深了诗中流露的洒脱与无拘无束的情感,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与流畅的语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筇杖是生涯”: 描绘了持杖的先生,表明他以此为生,象征一种清高、闲适的生活。
- “挑月更担花”: 描述他在寻找生活中的美好,挑着月光,担着花朵,寓意追求美好的生活。
- “把住都无憎爱”: 提出一种无所执着的态度,情感上不受羁绊。
- “放行总是烟霞”: 离去的景象都是美丽的自然风光,说明他追求的是真正的自由。
- “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 具体描写了他的游历,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 “恰似黄鹂无定”: 以黄鹂鸟的自由作为结尾,强调了无拘无束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 “挑月更担花”比喻追求美好生活。
- 拟人: “黄鹂无定”赋予鸟类人性化的自由。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闲适的生活和自然美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情感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筇杖: 象征高雅和闲适。
- 月、花: 美好事物的象征,代表对生活的热爱。
- 烟霞: 自然的美丽景象,象征诗人的心境。
- 黄鹂: 自由、无定向的象征,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先生筇杖是生涯”中的“筇杖”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一种手杖
C. 一种花卉 -
诗中“把住都无憎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A. 强烈的爱恨
B. 超然的态度
C. 忧伤的情感 -
诗的最后一句“恰似黄鹂无定”意指什么?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描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 李清照的《如梦令》: 反映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感受。
诗词对比:
- 朱敦儒的《朝中措》与李白的《将进酒》: 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但朱敦儒更倾向于描绘闲适的生活,而李白则强调豪放的饮酒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朱敦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