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偏赏中秋月》
时间: 2025-01-26 05:09: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偏赏中秋月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
金风玉露相间,别做一般清。
是处帘栊争卷,谁家管弦不动,乐世足欢情。
莫指关山路,空使翠蛾颦。
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
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
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
十二数亏盈。未必来年看,
得似此回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中秋明月的特别欣赏,追溯到古今。金秋的凉风和露水交融,使得这个时节显得格外清新。各家各户的窗帘都在争相卷起,谁家的乐声不停,欢乐的气氛洋溢。不要指望关山路的阻隔,只会让人更加怅惘。水晶盘中,鲈鱼和生鱼片,搭配新鲜的橙子。温暖的鹅黄美酒,轻柔的手传杯频频斟满。应该珍惜星辰在天边的身影,直到明年的今夜,月亮的圆缺又是一年。未必明年能再见到这样明亮的月光。
注释:
- 偏赏:特别欣赏。
- 金风玉露:形容秋天的凉爽和清新。
- 帘栊:窗帘和窗户。
- 管弦:乐器的合奏。
- 翠蛾:指美人的眉毛,形容女子的愁苦。
- 水精盘:用水晶制成的盘子。
- 鲈鱼脍:生鱼片。
- 鹅黄酒:一种酒的颜色,形容酒的温暖。
- 晓参横:指清晨星辰的横挂。
- 十二数亏盈:指月亮的盈亏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其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词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偏赏中秋月》创作于中秋佳节,此时正值月圆之际,诗人通过对中秋明月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偏赏中秋月”为题,开篇便引出对中秋月亮的特殊欣赏,反映出诗人在这佳节时分的愉悦心情。诗中通过“金风玉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爽的秋日氛围,象征着丰收与希望。随着词意的展开,诗人描绘了节日里家家户户的欢庆场景,窗帘争相卷起,乐声不断,表现出浓厚的节日气氛。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表面的欢乐,而是透过“莫指关山路”的感叹,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中得到了升华,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传统中秋节的温馨和欢乐,更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使得作品极具内涵与情感深度。诗人在欢庆中秋的同时,也在呼唤人们对未来的思索与珍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偏赏中秋月:强调对中秋月的特殊欣赏。
- 金风玉露相间:描绘秋季的清新气候。
- 是处帘栊争卷:描绘节日氛围的热烈。
- 谁家管弦不动:询问谁的乐器未曾停止。
- 莫指关山路:劝诫不要指望路途的遥远。
- 水精盘,鲈鱼脍:描写美食的诱人。
- 鹅黄酒暖:形容酒的温暖和氛围的热烈。
- 须惜晓参横后:提醒珍惜当下。
- 十二数亏盈:暗示时间的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风玉露”比喻美好的秋天。
- 拟人:如“乐世足欢情”赋予乐器以情感。
- 对仗:如“水精盘,鲈鱼脍”对称工整,增强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中秋月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对时间流逝和幸福短暂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秋月:象征团圆与思念。
- 金风玉露:象征秋天的清新与丰收。
- 水精盘:象征生活的美好与富足。
- 鹅黄酒:象征温暖与欢乐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调歌头·偏赏中秋月》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朱敦儒
- C. 苏轼
-
诗中提到的“金风玉露”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夏天
-
“须惜晓参横后”这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珍惜当下的美好
- C. 对往事的怀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诗词对比:
- 朱敦儒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以中秋为题,但朱敦儒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对月亮的思念与寄情。通过比较可见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
- 《朱敦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