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州山行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3:57:19

汨汨避群盗,悠悠经十年。

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

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意思解释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州山行三首 其一

作者: 杜甫 〔唐代〕

原文展示:

汨汨避群盗,悠悠经十年。
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
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白话文翻译:

我在流亡中不断避开盗贼,已经过了十年。
无法再向南方的国家前进,只好再次游历西川。
岁月的流逝和水面上的映照,让我感到无奈,
而我的心灵在这寂静的山中受到了伤害。
我的一生没有依靠,家中每个人都对路途感到恐惧。

注释:

  • 汨汩:流水声,形容水流的声音。
  • 群盗:指成群的盗贼,暗示社会动荡不安。
  •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心情沉重。
  • 南国:指的是南方的国家,可能是指当时的江南地区。
  • 复作:重新开始,继续做某事。
  • 物役:物质的枷锁、束缚。
  • 虚照:水的倒影,意指虚幻。
  • 魂伤:形容心灵受到创伤或困扰。
  • 倚著:依靠,依赖。
  • 畏途边:对旅途的恐惧和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杜甫的诗歌以其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著称,作品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军事、家庭、自然等多个方面。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生活境遇艰辛,诗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甫流亡的时期,他因战乱与盗贼不断迁徙,生活艰难。诗中表达了他对流亡生活的无奈和心灵的痛苦,以及对家庭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杜甫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他在动荡年代的生活。开篇以“汨汨避群盗”引入,生动地展示了他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面对的艰难环境。这种生存的压力使得时间在他心中显得格外沉重,十年的流亡生活如同“悠悠”的流水,漫长而无尽。杜甫在诗中提到“南国”和“西川”,不仅是地理上的指向,更是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对于“物役水虚照”的描写,体现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物质的束缚与精神的空虚交织在一起,使得人们在困境中感到心灵的伤痛。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现了杜甫在逆境中对生活的反思和对命运的无奈。他的诗歌不仅是个人的情感宣泄,更是一种对时代的深刻批判。通过这一首诗,读者能感受到那种在战乱中挣扎求生的强烈情感,真正体会到杜甫作为“诗圣”的深邃与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汨汨避群盗: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流亡中不得不避开盗贼的艰辛,水流的声音象征着不安和流动的生活。
  2. 悠悠经十年: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沉重,十年间的漂泊让他倍感心累。
  3. 不成向南国:表明他对南方的向往,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4. 复作游西川:再次选择流亡,显示出无奈和绝望。
  5. 物役水虚照:生活中的困扰与挣扎,水的虚影暗示生活的无常。
  6. 魂伤山寂然:在寂静的山中,内心的伤痛愈发明显。
  7. 我生无倚著:感到孤独无依,生活中缺乏支撑。
  8. 尽室畏途边:家人对未来的恐惧,揭示出流亡带来的不安与焦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映照比作虚幻,强调生活的无常。
  • 对仗:如“物役水虚照”与“魂伤山寂然”,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情感冲击。
  • 排比:通过列举状态(如“无倚著”、“畏途边”)来加重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流亡生活的艰辛与孤独,反映了杜甫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与忧虑。整首诗情感深邃,充满了对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流逝的时间和生活的无常。
  • :代表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孤独。
  • 盗贼:象征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
  • 南国:寄托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在诗中提到的“南国”主要指哪个地区? A. 北方
    B. 西方
    C. 南方
    D. 东方

  2. 诗中“汨汨”一词的意思是? A. 流动的声音
    B. 安静的状态
    C. 伤心的情绪
    D. 快乐的歌声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态度是? A. 乐观
    B. 无奈
    C. 自信
    D. 忧虑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另一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破败的忧虑。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体现了杜甫对人民疾苦的关心。

诗词对比: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山水景色,但情感基调更为轻快,表现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壮志,但与杜甫的沉重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