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草堂新成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2 00:59:48

密覆荒茅已数重,中开别户更相容。

苦无公事妨人乐,多有清闲借客慵。

南浦潮平分剩水,北山路近得青松。

怪翁归意何能缓,新筑高台见卧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园草堂新成二首 其二
作者:叶梦得 〔宋代〕

密覆荒茅已数重,中开别户更相容。
苦无公事妨人乐,多有清闲借客慵。
南浦潮平分剩水,北山路近得青松。
怪翁归意何能缓,新筑高台见卧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新建的草堂,周围环境幽静,适合闲适生活。诗人强调草堂的隐蔽与宁静,虽然没有公事来打扰,但却有许多清闲的时光,期待能与朋友相聚。南边的水面开阔,北边的山路通向青松,诗人对此感到满意,最后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注释

  • 密覆:形容草茅密集覆盖,意指环境幽静。
  • 别户:指与他人相隔,形成独立的空间。
  • 公事:指日常公务。
  • 清闲:闲适、安静的状态。
  • 南浦潮平:南边的水面平静,潮水已经退去。
  • 卧龙:常指隐士或有才之人,这里隐喻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梦得(1077-1148),字耘甫,号默存,浙江人,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后期隐居,专注于诗词创作。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他隐居东园草堂时期,表现了他在政治纷扰后的宁静生活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叶梦得的这首《东园草堂新成二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诗的开头“密覆荒茅已数重”,不仅描绘了草堂的环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凝重。接着“中开别户更相容”则展示了诗人对独立空间的渴望,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苦无公事妨人乐,多有清闲借客慵”表现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拒绝,强调了清闲的重要性,这种态度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南浦的潮平与北山的青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

最后一句“怪翁归意何能缓,新筑高台见卧龙”,诗人通过“怪翁”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归隐者心境的思考,隐喻着对理想与未来的追求,彰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密覆荒茅已数重:草堂周围的荒草长得密密麻麻,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2. 中开别户更相容:中间开了一扇门,与外界相连却又独立。
  3. 苦无公事妨人乐:没有公事来打扰,生活更加快乐。
  4. 多有清闲借客慵:清闲的时光让人懒于迎接客人。
  5. 南浦潮平分剩水:南边的水面很平静,潮水退去,景象怡人。
  6. 北山路近得青松:北边的山路很近,可以看到青翠的松树。
  7. 怪翁归意何能缓:为何归隐的老者意志如此坚定。
  8. 新筑高台见卧龙:新建的高台上可以看到像卧龙一样的景致,暗示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浦潮平”与“北山路近”,形成和谐美感。
  • 比喻:将隐士比作“卧龙”,暗示深藏不露的才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传达出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茅: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 青松:代表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清新自然的气息。
  • 卧龙:暗示隐士的才华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繁华喧闹
    B. 幽静自然
    C. 热闹非凡
    答案:B

  2. 诗人对公事的态度是?
    A. 热衷于参与
    B. 无所谓
    C. 认为它影响快乐
    答案:C

  3. “卧龙”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隐士的才华
    B. 浪荡的生活
    C. 追求名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叶梦得的作品皆体现了隐逸的生活,但王维更强调山水之美和自然的和谐,而叶梦得则更多侧重心境的追求与社会的疏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叶梦得诗文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