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荦确连云路不分,云侵衫袖白纷纷。
亦知云自青山出,不见青山只有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路途模糊不清,云层轻轻地拂过衣袖,白色的云朵纷纷扬扬。虽然知道这些云是从青山上升起的,但眼前所见的只有云,没有青山的身影。
注释:
- 荦确:形容景物清晰可见。
- 白纷纷:指云朵白色且飘动的样子。
- 亦知:也知道,表达一种对事物的认知。
- 青山:指高山,常用来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青山”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自然的美丽与永恒。古人常将山与云结合,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变幻的自然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字季明,号渔隐,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经常描写山水景色,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方岳的一次旅途中,正是春夏之交,山间云雾弥漫,诗人以此抒发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感慨。
诗歌鉴赏:
《道中即事》是一首描写山水云雾的诗,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象引发了他对自然的深刻体验。诗的开头“荦确连云路不分”传达出一种迷茫而又神秘的感觉,云雾遮蔽了视线,使得道路变得模糊不清。接下来的“云侵衫袖白纷纷”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云的轻柔与温润,仿佛云朵轻轻拂过诗人的衣袖,造就了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而“亦知云自青山出”一句,诗人虽然知道云是从青山升起的,但在此刻的感知中,青山却不见了,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自然的变幻,也暗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只看到表象,而忽视了其背后的根源与真实。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和清晰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荦确连云路不分:描写了云雾弥漫,路途模糊的场景。
- 云侵衫袖白纷纷:细致描绘了云层轻柔拂过衣袖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飘逸的感觉。
- 亦知云自青山出:表达了诗人对云的来源的认知,显示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
- 不见青山只有云:强调了在特定条件下,青山的隐匿和云的显现,反映了自然的神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轻柔的衣袖,突出其飘逸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云与山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变幻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云与山的描绘,探讨了自然的变化与人对自然的认知,反映出一种哲学思考,即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真正的美在于细致观察与深入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着变化与自由,代表自然的灵动。
- 青山:象征着稳重与永恒,代表自然的基础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云”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压抑 C. 固定 D. 不变
-
“荦确连云路不分”中,“荦确”的意思是? A. 模糊 B. 清晰 C. 暧昧 D. 复杂
-
诗人对青山的态度是? A. 忽视 B. 崇拜 C. 迷茫 D. 清晰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美丽,但更多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对自然的归属感。而方岳的《道中即事》则更强调了自然的变化与人对其认知的局限性,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山水诗的独特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