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雪)》
时间: 2025-02-04 15:46: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雪)
作者: 袁去华 〔宋代〕
晚来侧侧清寒,冻云万里回飞鸟。故园梦断,单于吹罢,房栊易晓。西帝神游,万妃缟袂,相看一笑。泛扁舟乘兴,蹇驴觅句,山阴曲霸陵道。舞态随风窈窕。任穿帘儿童休扫。洛阳高卧,萧条门巷,悄无人到。供断诗愁,夜窗还共,陈编相照。念寒梅映水,匀妆弄粉,与谁争好。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寒意渐浓,冻结的云层下,飞鸟在万里天空中回旋。故乡的梦已断,单于的号角吹罢,窗户外的天色渐明。西方的神明游荡,万妃轻纱飘舞,彼此相视一笑。乘兴而泛舟,驴子慢行寻句,沿着山阴的霸陵小道。舞姿随风轻盈,任由穿帘的小孩来扫;在洛阳高卧,门巷萧条,静悄无人光顾。诗愁难解,夜窗下与陈旧的书籍相照。思念寒梅映照水面,匀妆弄粉,与谁争妍?
注释:
- 侧侧:形容寒冷的样子,侧耳倾听更显冷清。
- 单于:古代匈奴的统治者,这里指代战斗号角。
- 缟袂:白色的衣袖,象征轻盈的女子。
- 蹇驴:形容行走缓慢的驴子。
- 舞态随风窈窕:舞姿轻盈,柔美。
- 洛阳:古代著名城市,象征繁华与萧条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去华,宋代词人,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汇个人情感与自然风景,形成独特的审美风格。
创作背景:创作于冬季,诗人可能正处于寒冷的环境中,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水龙吟(雪)》描绘了冬日雪景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将寒冷的氛围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开篇的“晚来侧侧清寒,冻云万里回飞鸟”不仅展示了寒冷的天气,也隐喻着诗人的孤寂。随后的“故园梦断”更是触动了人们心底的思乡情。整首词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人世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诗中提及的“寒梅映水,匀妆弄粉”则传达出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来侧侧清寒:黄昏时分,寒气袭人,暗示了孤独的心境。
- 冻云万里回飞鸟:飞鸟在寒冷的天空中回旋,象征自由与孤独的对比。
- 故园梦断:梦境中的故乡已成往事,传达了思念之情。
- 单于吹罢:暗示战争的结束,但心中的愁苦依然存在。
- 西帝神游:西方的神明游荡,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万妃缟袂,相看一笑:轻盈的女子相视一笑,带来一丝温暖。
- 泛扁舟乘兴:乘船出游,象征追求快乐与自由。
- 蹇驴觅句:用驴子缓行,暗示生活的缓慢与思考的深沉。
- 山阴曲霸陵道:描述自然景色,带给人无限遐想。
- 舞态随风窈妍:舞姿轻盈,形象生动。
- 任穿帘儿童休扫:让小孩不必清扫,诗人希望享受片刻的宁静。
- 洛阳高卧,萧条门巷:描绘城市的萧条,暗含诗人的孤独感。
- 供断诗愁:为心中愁苦提供出口,诗歌成为情感的宣泄。
- 夜窗还共,陈编相照:夜晚的窗前,旧书籍映照着过去的时光。
- 念寒梅映水:思念寒梅,暗示对美好的向往。
- 匀妆弄粉,与谁争好:追求美丽,却不知道与谁分享,象征孤独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梅映水”,将梅花的美与寒冷的水面结合。
- 拟人:如“舞态随风”,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泛扁舟乘兴,蹇驴觅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雪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融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着孤独与冷清。
- 飞鸟:象征自由与渴望。
- 寒梅:象征坚韧与美丽。
- 扁舟:象征着追求与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袁去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诗中反复提及的意象是什么?
- A. 鱼
- B. 飞鸟
- C. 竹子
- D. 花
-
“故园梦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惆怅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柳宗元)
- 《梅花》(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水龙吟(雪)》与《江雪》: 两者都描绘了冬季的景象,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孤寂与寥落。两首诗在语言上都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