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目》

时间: 2025-01-10 22:26:57

拥传脩途倦,逢春旅思长。

远烟含树色,细雨起尘香。

陇麦成行绿,林莺并对黄。

扬鞭聊自慰,举目见韶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拥传脩途倦,逢春旅思长。远烟含树色,细雨起尘香。陇麦成行绿,林莺并对黄。扬鞭聊自慰,举目见韶光。

白话文翻译:

骑马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中感到疲惫,春天到来时旅思更加绵长。远处的烟雾笼罩着树木的颜色,细雨中飘来泥土的香气。田间的麦苗排列成行,绿意盎然,林中的黄莺相对歌唱。挥动马鞭,自我安慰,抬头望见美好的春光。

注释:

  • 拥传:指骑马奔波。
  • 脩途:漫长的旅途。
  • 旅思:旅途中的思绪。
  • 远烟:远处的烟雾。
  • 含:笼罩。
  • 细雨:小雨。
  • 尘香:泥土的香气。
  • 陇麦:田间的麦苗。
  • 成行:排列成行。
  • 林莺:林中的黄莺。
  • 并对:相对歌唱。
  • 扬鞭:挥动马鞭。
  • 韶光:美好的春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他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其词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琦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在春天旅途中的疲惫与思乡之情,同时也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慰藉。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旅途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拥传脩途倦”直接表达了旅途的疲惫,而“逢春旅思长”则进一步加深了旅思的绵长。中间两句“远烟含树色,细雨起尘香”以对仗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象,烟雾笼罩的树木和细雨中的泥土香气,给人以清新之感。后两句“陇麦成行绿,林莺并对黄”则通过具体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最后两句“扬鞭聊自慰,举目见韶光”表达了诗人在疲惫中寻找慰藉,抬头望见美好春光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旅思和内心的慰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拥传脩途倦”:诗人骑马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中,感到疲惫。
  2. “逢春旅思长”:春天到来时,旅思更加绵长,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3. “远烟含树色”:远处的烟雾笼罩着树木的颜色,营造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4. “细雨起尘香”:细雨中飘来泥土的香气,给人以清新之感。
  5. “陇麦成行绿”:田间的麦苗排列成行,绿意盎然,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6. “林莺并对黄”:林中的黄莺相对歌唱,增添了春天的活力。
  7. “扬鞭聊自慰”:诗人挥动马鞭,自我安慰,寻找内心的慰藉。
  8. “举目见韶光”:抬头望见美好的春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远烟含树色,细雨起尘香”和“陇麦成行绿,林莺并对黄”,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 拟人:如“远烟含树色”中的“含”字,赋予烟雾以人的动作,使其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旅途和旅思,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的疲惫、思乡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 远烟:象征着旅途的朦胧和遥远。
  • 细雨:象征着春天的清新和生机。
  • 陇麦:象征着春天的丰收和希望。
  • 林莺:象征着春天的活力和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拥传”指的是什么? A. 骑马奔波 B. 传递消息 C. 拥护传统 D. 拥护传人 答案:A

  2. 诗中的“韶光”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时光 B. 早晨的光线 C. 春天的阳光 D. 美好的春光 答案:D

  3. 诗中的“旅思”指的是什么? A. 旅途中的思绪 B. 旅行的计划 C. 旅行的费用 D. 旅行的伙伴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韩琦《寓目》与杜甫《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韩琦的诗更加注重旅途中的感受,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韩琦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词鉴赏辞典》:收录了韩琦的词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