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雁落平沙字字愁,打包不肯与山留。
一篷烟雨载秋去,诗在江南芦荻洲。
白话文翻译:
大雁落在平坦的沙滩上,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忧愁,
它们打包行囊,不愿留在这山中。
一篷烟雨伴随着秋天的离去,
而我的诗句却在江南的芦苇洲上。
注释:
- 雁落:指大雁降落,雁通常象征着归去或离别。
- 平沙:指平坦的沙滩。
- 字字愁: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忧愁,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 打包不肯:打包行囊而不愿停留,寓意离别的无奈。
- 一篷烟雨:形容秋天的细雨如烟雾般轻盈,带走了秋的气息。
- 江南芦荻洲:江南地区,以其水乡风情著称,芦荻洲是指生长芦苇的地方,象征着诗意的栖息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云,号洁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是著名的山水诗派代表之一。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景语抒情,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方岳晚年时,正值人生的沉淀与思考阶段。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他对故乡江南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核心意象是“雁”,象征着离别和忧愁。诗人在描绘大雁降落时,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以此表达内心的情感。前两句通过“字字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忧伤与无奈,似乎在诉说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
“打包不肯与山留”更是将离别与不舍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用“打包”这一生活化的动作,生动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眷恋和对人生旅途的思索。接下来的“一篷烟雨载秋去”则描绘了秋天的情景,烟雨朦胧,带走了秋天的气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最后一句“诗在江南芦荻洲”,则将诗人的情感归结到对江南的思念与寄托,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整首诗在朴素的语言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与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雁落平沙字字愁
描述大雁降落在沙滩上,表达诗人内心的忧愁,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情感。 -
打包不肯与山留
表现出大雁即将离去,却不愿停留于此山,象征着对故土的留恋。 -
一篷烟雨载秋去
描绘细雨如烟,伴随秋天的离去,隐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诗在江南芦荻洲
将诗的灵感与江南的自然美景结合,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如“烟雨”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愁绪。
- 对仗:前两句中的“雁落”与“打包”形成对比,强化了离愁别绪的主题。
- 拟人:大雁被赋予了感情,使得离别显得更加生动与有温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的感悟。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大雁、烟雨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雁:象征离别和归去。
- 平沙:代表寂静与空旷,体现孤独感。
- 烟雨:象征着模糊不清的思绪和情感。
- 芦荻:代表着故乡的自然美,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A. 雁落平沙字字愁
B. 诗在江南芦荻洲
C. 打包不肯与山留
D. 一篷烟雨载秋去 -
“打包不肯与山留”中,打包的含义是什么?
A. 收拾行李准备旅行
B. 离开不愿停留
C. 继续留在山中
D. 依依不舍的情感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情感。
- 李白的《静夜思》:以月亮为意象,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两者在主题上均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精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读解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