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其二 宫词
作者: 黄升 〔宋代〕
深深禁籞。霁日明莺羽。
风动槐龙交翠舞。恰恰花阴亭午。
一帘暖絮悠扬。金炉旋炷沈香。
天子方看谏疏,内人休斗新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宫廷生活的一幕。深深的宫门内,阳光明媚,黄莺的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微风轻轻拂动着槐树,翠绿色的叶子在空中舞动,正好是在花阴下的午后。一帘轻柔的暖风带来了飘荡的絮状物,金炉里香烟缭绕,散发着沉香的芬芳。此时,皇帝正在审阅谏言,宫女们却不宜争妍斗丽,打扮自己。
注释:
- 禁籞:指深厚的宫墙和门扉。
- 霁日:晴天的阳光,阳光明媚。
- 莺羽:黄莺的羽毛,形容春天的生动景象。
- 槐龙:槐树的枝叶像龙一样摇曳。
- 花阴:花下的阴凉处。
- 暖絮:轻柔的绒毛、絮状物,象征温暖的气息。
- 金炉:用于焚香的小炉子。
- 谏疏:指向皇帝提出的谏言,劝谏的文字。
- 内人:指宫中的女子,特别是后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升,字子升,号又州,宋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生活中的细节,作品常蕴含对宫廷生活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代,当时宫廷生活较为奢华,作家通过描绘宫中的景象,展现了皇权的威严与宫女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人情。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其二 宫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宫之中的春日景色,展现了温暖明媚的阳光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诗中的“深深禁籞”和“霁日明莺羽”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深邃的宫廷与封闭的环境,后者则展现了生机与希望,给人一种温暖而愉悦的感觉。词中多次出现的自然意象,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仿佛置身于盛开的花阴之中。
而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作者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压抑与无奈。末尾提到“天子方看谏疏,内人休斗新妆”,不仅反映了皇帝的忙碌与责任,也暗示了宫女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能选择隐忍与安静,无法自由地展现自我,这种对比深化了作品的情感层次。
整首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映衬出宫廷生活的繁华与暗淡,展现了黄升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深深禁籞:描绘宫廷的深邃与封闭,体现出一种隔绝感。
- 霁日明莺羽:阳光明媚,黄莺的羽毛在阳光下闪亮,生动描绘春日气息。
- 风动槐龙交翠舞:微风拂动槐树,枝叶如龙般舞动,形象化了自然的灵动。
- 恰恰花阴亭午:正值午后,花阴下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一帘暖絮悠扬:轻柔的暖风带来飘荡的絮状物,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 金炉旋炷沈香:金炉中的香烟缭绕,渲染了宫廷的奢华与雅致。
- 天子方看谏疏:皇帝在审阅谏言,体现出他对朝政的重视。
- 内人休斗新妆:宫女们不宜争妍斗丽,传达出一种内敛的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槐龙交翠舞”,将槐树的枝叶比作舞动的龙,形象生动。
- 拟人:如“暖絮悠扬”,赋予絮状物以生动的特性,使其更具动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宫廷生活的景象,探讨了权力、生活以及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宫廷内外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禁籞:象征着宫廷的封闭与神秘。
- 莺羽: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活力。
- 槐龙:自然的生命力,象征着自由与生长。
- 暖絮:温暖的气息,象征着春日的柔和。
- 金炉:奢华的象征,体现出宫廷的富丽堂皇。
- 谏疏:皇权与权臣之间的关系,象征着权力的责任与压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霁日明莺羽”中的“霁日”意指什么? a) 雨天
b) 晴天
c) 阴天 -
诗中提到的“内人”指的是: a) 皇帝
b) 宫女
c) 大臣 -
“金炉旋炷沈香”所描绘的景象主要体现了什么? a) 生活的贫困
b) 宫廷的奢华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晴天
- b) 宫女
- b) 宫廷的奢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细腻的情感与生活场景,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反映了对家国的思念,与《清平乐》中的宫廷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