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寿贾师宪)》
时间: 2025-02-04 13:42: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寿贾师宪)
作者:廖莹中〔宋代〕
白话文翻译
请大家聚焦,来看看我的福华编纂的作品。回忆江边的秋风,鲸鱼在浪涛中翻滚,雁群在烟雾中迷失方向。一时间,许多人都在场,唯有我这位公子单手护卫着山川。争相观看天上的瑞象,红日高照在中央。因怀念故友,便走下山去捧着我的包袱,夜深人静无法入眠。知道重新开启宇宙,活人无数,寿命也长长。希望和平的时代,也盼望东归去上天,不知道是哪一年。消磨掉这清寂的时光,不妨在平地上做个神仙。
注释
- 福华编:指的是美好的文采或作品。
- 鲸嫠:鲸鱼在海浪中翻腾的样子。
- 雁徼:雁群在天空中飞翔。
- 阶符瑞象:天上出现的吉祥征兆。
- 橐鞬:指装物品的包袱。
- 磨盾:比喻夜不能寐,思虑重重。
- 知重开宇宙:表示对未来的思索和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莹中,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情感细腻而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未来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在形式上采用了慢词的体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望。开头的“请诸君著眼”便显示出一种邀请的语气,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江上的秋风、翻腾的鲸鱼,以及飞翔的雁群,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画面。这种对比将人类生活与自然元素相结合,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在情感上,诗人怀念过往,渴望重回年轻时光,表达了对友谊与生命的珍惜。诗的最后几句“消得清时钟鼓,不妨平地神仙”,更是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洒脱态度,期望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快乐,展现了一种从容自得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请诸君著眼,来看我福华编:邀请读者关注自己的作品,表达自信。
- 记江上秋风,鲸嫠涨雪,雁徼迷烟:描绘自然景色,营造秋天的氛围,表现孤独感。
- 一时多人物,只我公只手护山川:强调自己的孤独与责任感,独自守护着一方水土。
- 争睹阶符瑞象,又扶红日中天:希望能看到吉祥的征兆,寓意美好的未来。
- 因怀下走奉橐鞬:因思念故友而走下山,带着包袱,象征承载着过去的记忆。
- 磨盾夜无眠:心中重重思虑,无法安睡。
- 知重开宇宙,活人万万,合寿千千:关注生命的延续与未来的希望。
- 凫鹥太平世也,要东还赴上是何年:希望在和平的时代中生活,渴望回归理想的生活。
- 消得清时钟鼓,不妨平地神仙:超脱世俗,享受生活的哲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磨盾”,喻指思虑重重。
- 拟人:自然景象如“鲸嫠涨雪”表现出动态感。
- 对仗:如“公只手护山川”,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对生命、友谊的珍惜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江上秋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鲸鱼与雁群:代表自由与孤独。
- 瑞象与红日:象征吉祥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
- A. 花鸟
- B. 江风、鲸鱼、雁群
- C. 雷电
- D. 山川
-
诗中提到的“橐鞬”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饮料
- B. 一种包袱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衣服
-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 A. 消极
- B. 中立
- C. 积极
- D.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对比廖莹中的《木兰花慢》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廖莹中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苏轼的作品则更集中在对时间与生命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