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23 21:58:09

纤指捧玻璃。

莫惜重持。

自离阆苑失回期。

门掩东风桃著子,帘影迟迟。

楼上正横篦。

荷气沾衣。

谁将名玉碾花枝。

不比寻常红与紫,取次芳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作者: 吕渭老 〔宋代〕

纤指捧玻璃。
莫惜重持。
自离阆苑失回期。
门掩东风桃著子,
帘影迟迟。

楼上正横篦。
荷气沾衣。
谁将名玉碾花枝。
不比寻常红与紫,
取次芳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细腻,诗人用纤细的手指捧着玻璃,表达出一种珍惜和怜惜的情感。他不吝惜地多次捧持着这美丽的物品,似乎在怀念与阆苑的美好时光,而此时已失去重返的机会。门外东风轻拂,桃花盛开,帘影摇曳,时光仿佛在此刻凝滞。楼上,正有一位女子在梳理头发,荷花的清香沾染了她的衣衫。谁能将这名贵的玉器碾磨成花枝呢?这盛开的花朵不同于寻常的红与紫,芬芳四溢,令人陶醉。

注释:

  • 纤指:细长的手指。
  • 玻璃:这里象征着美丽而脆弱的事物。
  • 阆苑: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和美好。
  • 东风桃著子:东风吹来,桃花盛开,意指春天的生机。
  • 横篦:梳理头发的工具,这里指楼上的女子正在打扮自己。
  • 荷气:荷花的香气。
  • 名玉:指珍贵的玉石,这里可能象征着珍贵的记忆或感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渭老(约1086年-约1160年),字子华,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词人,擅长词与诗,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浪淘沙》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安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浪淘沙》是一首描绘春景与情感的词作,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表达出一种既珍惜又惆怅的情感。开头“纤指捧玻璃”给人一种脆弱而美的感觉,似乎在暗示着生活中的美好往往是短暂而易逝的。诗中提到的“阆苑”及“东风桃著子”,将自然与人情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和谐美丽的画面。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荷气沾衣”和“楼上正横篦”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生机,同时带有一种幽静的氛围。尤其是最后两句,不同寻常的“红与紫”暗示着世间美好的事物并非平常,而是值得特别珍惜的。整首词作在细腻的意象中,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更包含着对于人生短暂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纤指捧玻璃:细腻的手指轻轻捧着如玻璃般易碎的美好事物,强调珍惜。
  2. 莫惜重持:不吝惜地多次捧持,表现出对美好的渴望和珍重。
  3. 自离阆苑失回期:已离开理想的仙境,再无重逢的机会,暗含惆怅。
  4. 门掩东风桃著子:桃花盛开,春天的生机,象征新的希望。
  5. 帘影迟迟:轻柔的帘影,营造出一种静谧与悠然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好事物比作玻璃,突出了其脆弱性。
  • 拟人:帘影“迟迟”,赋予非生命物体以人的特征,使画面更生动。
  • 对仗:如“红与紫”,形成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温柔而又惆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玻璃:象征脆弱美好的事物。
  2. 桃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爱情。
  3. 荷气:象征自然的清新与芬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浪淘沙》是谁的作品?

    • A) 李白
    • B) 吕渭老
    • C) 苏轼
    • D) 杜甫
  2. 诗中“纤指捧玻璃”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珍惜
    • C) 快乐
    • D) 愤怒
  3. “东风桃著子”中“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夏天
    • D) 秋天

答案

  1. B) 吕渭老
  2. B) 珍惜
  3. B)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 by 李清照:同样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春望》 by 杜甫:描绘春天景象,反映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吕渭老的《浪淘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吕渭老更侧重于感情的珍惜与惆怅,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爱情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吕渭老相关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