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读史记有感》
时间: 2025-01-24 15:28: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读史记有感
作者: 程必 〔宋代〕
试课阳坡,春后添栽,多少杉松。
正桃坞昼浓,云溪风软,从容延叩,
太史丞公底事越人,见垣一壁,比过秦关遽失瞳?
江神吏,灵能脱罟,不发卫平蒙?
休言唐举无功,更休笑丘轲自阣穷。
算汨罗醒处,元来醉里真敖假孟,毕竟谁封?
太史亡言,床头酿熟,人在晴岚烟霭中。
新堤路,喜樛枝鳞角,夭矫苍龙。
白话文翻译
在阳坡试讲课,春天过后又栽了多少杉松。
正当桃花坞中,阳光明媚,云雾轻柔,
从容地回顾历史,太史公所记的越国事迹,
那墙壁上刻着的,是否让你想起了秦关的失落?
江神的官吏,灵巧地能逃脱网罗,难道不曾发觉卫平的隐忧?
别再说唐朝的举动没有功绩,也不要再嘲笑丘轲的穷困。
想想汨罗江旁的醒悟,原来在醉梦中真伪难辨,究竟谁能封侯?
太史公的言语无多,床头的美酒已酿成,人在晴空烟雾中沉醉。
新堤的路上,欣喜于枝条的鳞角,宛如苍龙飞舞。
注释
- 阳坡:春天的阳光普照的坡地。
- 杉松:一种常绿树,象征坚韧。
- 太史丞公:指司马迁,著有《史记》。
- 越人:指越国的人,历史上越国与吴国的斗争。
- 汨罗:汨罗江,屈原投江的地方,象征悲壮。
- 丘轲:指古代隐士,寓意贫困与才华未被重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必,宋代诗人,字子美,号志远,生平事迹不详。其诗风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作品多以古典典故为基础,寓意深刻。
创作背景
《沁园春·读史记有感》是在春日的阳光下,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而作。诗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饱含了对历史的深思,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思考。开篇通过描绘春光明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随即转入对历史的追溯,展现出诗人对太史公所记历史的敬仰。诗中提到的“越人”、“江神吏”等典故,既展示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
在情感上,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并非单纯的悲伤,更多的是一种对历史兴衰的哲学思考。诗句中提到的“别再说唐举无功”,表达了对历史成就的重新审视,表明了对于功与过的辩证看法。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鲜明,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历史人物的回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试课阳坡,春后添栽,多少杉松:描绘春日的生机,暗示生活充满希望。
- 正桃坞昼浓,云溪风软:展现春日的宁静和温柔,也隐喻历史的深远。
- 从容延叩,太史丞公底事越人:对历史的回顾,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 江神吏,灵能脱罟:暗示历史人物的智慧与能力。
- 休言唐举无功,更休笑丘轲自阣穷:强调历史的复杂性和对成就的不同解读。
- 算汨罗醒处:提及屈原,象征着悲壮与清醒的反思。
- 太史亡言,床头酿熟: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反省。
- 新堤路,喜樛枝鳞角: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通过对江神吏的描写,赋予历史人物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历史的思考,反映出历史的复杂性与人生的哲理,强调对历史人物的重新审视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切关怀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坡:象征生机与希望。
- 杉松:象征坚韧与不屈。
- 越人:象征历史的苦难与奋斗。
- 汨罗:象征悲壮与清醒的反思。
- 苍龙:象征力量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象开篇? A. 雪山
B. 阳坡
C. 江河 -
诗中提到的“越人”主要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情感
B. 历史的苦难与奋斗
C. 自然的美丽 -
汨罗江的提及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快乐
B. 悲壮与清醒
C. 轻松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by 屈原:探讨个人与历史的关系。
- 《静夜思》 by 李白:对人生与历史的感悟。
诗词对比
- 程必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者均以历史为背景,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情感,但程必更多地侧重于自然与历史的结合,而苏轼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诗经》:古代诗歌的代表作,提供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 《史记》:司马迁的经典著作,深入剖析历史人物与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