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吴二察甚振风采刘仲山有诗因次其韵》
时间: 2025-01-27 03:29: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潘吴二察甚振风采刘仲山有诗因次其韵
国家元气几如发,章李以来几台察。
翻盆窥瓮若不闻,射影含沙但潜发。
坦途自诧忘羊肠,坚冰恐已在履霜。
熙丰旧人正伺隙,乃尔寂寂无精光。
抨弹已上旨宣谕,谏不能行法当去。
老乌欲食不再鸣,幸有新来柏台疏。
蛰霆忽击聩者惊,不待数月如阳城。
中书君已非偃月,何事亦恶伏马鸣。
奏疏流传人吐舌,未死奸谀面赪热。
只今时事尚可言,奏四十章当一月。
直言不惮方威灵,本朝未尝言罪人。
但图奏上天子喜,莫管近前丞相嗔。
向来庆历子唐子,千古名垂汗青史。
瘴山炎海固鬼愁,志士宁能彼易此。
风尘澒洞何如时,麒麟豺虎方争驰。
士所当为未止此,志完幸听承君规。
白话文翻译:
国家的元气就如同初生的头发,自从章、李两位大臣以来,多少次的察看。翻转锅子窥视坛子如同无声无息,影射着含沙却又潜藏无形。
坦荡的道路让我惊讶地忘却了羊肠小道,坚冰在霜降之前已经在脚下。
熙丰年间的旧人正在窥伺机会,而你却显得寂静无光。
抨击的声音已经传到圣旨之上,劝谏却不能施行法律就应当离去。
老乌想要觅食却不再鸣叫,幸好有新来的柏台疏。
蛰伏的雷霆突然击打,聩者惊醒,不必等几个月如阳光普照。
中书君已经不是当初的偃月状,何故也厌恶伏马之鸣。
奏疏流传之下,众口铄金,未死的谗言面色红热。
如今时事尚可言,四十个奏章一个月就能奏上。
直言不畏权威,本朝从未言及罪人。
只是希望奏上天子欢喜,根本不顾前面的丞相怒气。
往日庆历年间的唐子,千古流传名垂青史。
瘴山炎海固然令人忧愁,志士又怎能彼此易此?
风尘澒洞何如当时,麒麟与豺虎正在争相驰骋。
士人所应为的并不仅仅是此,而是志向已成,幸得承君之规。
注释:
- 章李:指的是章惇与李纲,两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
- 翻盆窥瓮:比喻窥探事情的真相,往往很难听见真实的声音。
- 坦途:指的是宽广的道路,与羊肠小道相对。
- 老乌:指代那些老成持重的人,象征着不再发声的沉默。
- 柏台疏:柏台是古代的一个官职,传递奏疏的地方,象征着新的政令。
- 瘴山炎海:形容环境的恶劣,指代自然的艰难与人事的凶险。
- 麒麟与豺虎:象征着志士的竞争,麒麟代表美好,豺虎代表凶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著称。其作品常反映当时的政治风云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朝,正值政治动荡和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当时政局的观察,表达了对国家元气与士人志向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政治隐喻,展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开头几句,诗人以“国家元气”与历史人物的比拟,展现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接下来的句子,诗人通过“翻盆窥瓮”的比喻,揭示了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许多事情往往是表面现象,真实的情况却难以捉摸。
诗中提到的“坦途自诧忘羊肠”,则表现了对前途的迷惘与不安,而“坚冰恐已在履霜”则深化了这种忧虑,象征着不可逆转的危险。最后部分则通过对“奏疏流传”的描写,揭示了在权力中心,直言不讳的重要性,虽然面对重重压力,士人的责任与使命依然不可忽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丰富了对政治的反思,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国家元气几如发”表明了对国家现状的感慨,暗示政治动荡。
- “翻盆窥瓮若不闻”比喻人在权力中心却无法听到真实的声音。
- “坦途自诧忘羊肠”表达了对宽广前路的怀疑,隐喻未来的艰难。
- “熙丰旧人正伺隙”暗示旧势力的阴影仍在,等待机会。
- “奏疏流传人吐舌”表现了政治斗争中的言论纷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翻盆窥瓮”比喻对真相的探寻。
- 对仗:如“老乌欲食不再鸣,幸有新来柏台疏”形成强烈的对比。
- 拟人:如“蛰霆忽击聩者惊”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国家政局的反思为主线,表达了对理想与责任的坚持,呼吁士人应当不畏权威,直言不讳,为国家的未来努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元气:象征国家的生机与活力。
- 羊肠:代表艰难的道路,象征政治的复杂性。
- 麒麟:象征美好与正义,反映士人的理想。
- 豺虎:象征凶险,代表当时政治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翻盆窥瓮”主要是比喻什么? A. 观察事情的真相
B. 较量强弱
C. 政治斗争 -
“坦途”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未来的畅通
B. 艰难的环境
C. 忘却的道路 -
诗人对当时的政治态度是怎样的? A. 消极
B. 中立
C. 直言不讳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对于政治的思考,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同一主题下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