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寥寥六经馀,天下无文章。
扬韩特近似,班马熏何香。
道至文亦精,万世朱紫阳。
愿言楫洋海,安敢航绝潢。
白话文翻译:
诗人感叹古代经典《六经》所剩无几,世间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文章。与韩愈的作品相比,特意模仿却难以相近,班固和马融的诗作又何以在这熏香中独特?然而,文道达到精妙之境,才能在万世中流芳百世。愿意乘风破浪,航行在茫茫大海上,谁敢航行在那无边的泥淖中?
注释:
- 寥寥:形容数量稀少、简陋。
- 六经: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乐经》,古代儒家经典。
- 扬韩:指韩愈,唐代文学家,以散文和诗歌著称。
- 班马:班固和马融,汉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 朱紫:古代封号,以表示高贵和荣耀。
- 楫:划船的桨。
- 洋海:广阔的大海。
- 绝潢:指泥淖,暗喻艰难险阻的环境。
典故解析:
- 六经:代表了古代文献的权威和经典,诗中提及其稀缺,表达了对当时文学的失望。
- 扬韩、班马:两对比,表明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与当代文人相较的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勉,字子勉,号久轩,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作品多有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文人多感慨文学的衰落和个人的无奈,姚勉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古典文学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经典《六经》的叹息,引入了对当代文人文学成就的思考。诗人用“寥寥六经馀”来开篇,直接表达了对古典文学的惋惜,仿佛在说古代伟大的文学早已稀缺,现今的文章让人失望。接着,他通过比较韩愈与班固、马融,意在强调当代文人的匮乏和对古人风采的追忆。诗中提到“道至文亦精”,则表明诗人的期望,真正的文学应当达到一个高深的境界,才能世世代代流传。最后一句“愿言楫洋海,安敢航绝潢”,以“洋海”象征无限的可能性和希望,而“绝潢”则暗示着当时文学的艰难与困境。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对古典文学的敬仰,也表现出对现实的深切忧虑,展现出一种历史的沉思和自我反省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寥寥六经馀”:古代经典少得可怜,反映出对文化的忧虑。
- “天下无文章”:对现今文章水平的不满。
- “扬韩特近似”:虽有模仿,但难以达到。
- “班马熏何香”:怀念古人的文学成就。
- “道至文亦精”:强调文学的精髓和深度。
- “万世朱紫阳”:希望能在历史上流传开来。
- “愿言楫洋海”:表达追求文学的愿望。
- “安敢航绝潢”:对文学困境的自我反思。
-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与今的对比,强调时代变迁。
- 象征:洋海象征希望与可能,绝潢象征艰难与绝境。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古代文学的辉煌与当代文学的衰退,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现实文学的失望,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深切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 六经:象征传统文化的根基与辉煌。
- 洋海:象征广阔的文学追求和可能性。
- 绝潢:象征文学创作的艰难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寥寥六经馀”中“寥寥”的意思是: A. 多多
B. 稀少
C. 繁盛
D. 复杂 -
“愿言楫洋海”中“楫”的意思是: A. 船
B. 桨
C. 航行
D. 风
答案:1-B,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姚勉的忧虑与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者均表达了对时代的忧虑,但表达方式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大辞典》
- 《诗经与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