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歙州妓
滟滟横波思有馀,
庾楼明月堕云初。
扬州寒食春风寺,
看遍花枝尽不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水波粼粼的夜晚,令人思念的情感。庾楼上的明月正初升,映照着低垂的云朵。在扬州的寒食节,春风轻拂着寺庙,尽管看遍了满树的花枝,却依然觉得不如那份思念来得深刻。
注释:
- 滟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 横波:横贯的波纹。
- 庾楼:古代楼阁名,指庾信的楼。
- 明月:明亮的月亮。
- 堕:落下,掉落。
- 寒食:寒食节,春季节日。
- 春风寺:春风浮动的寺庙,象征着温暖与生机。
- 花枝:花的枝条,象征春天的美好。
典故解析: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源于对介子推的纪念,常与春天的花开联系在一起。诗中提到的“庾楼”,是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庾信所居住的地方,常作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约 665年-731年),唐代诗人,字子美,号惭愧居士,晚号白云山人。赵嘏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而著称,擅长五言、七言绝句,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历扬州期间,他在欣赏春日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深深的思念情感,可能与游子对故乡的怀念有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情与人们的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赠歙州妓》是一首充满柔情与思念的诗作。诗的开头,"滟滟横波思有馀",便勾勒出了一幅水波荡漾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水边观景的情景。同时,"思有馀"则暗示了他心中对某人的思念,情感的积累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浓烈。接着,"庾楼明月堕云初",描绘了明月从云中落下的美丽景象,月光如水,映照着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在第三句“扬州寒食春风寺”,诗人提到的寒食节,正是春天的典型节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然而在这样的美好时节,诗人却感受到一种失落。最后一句“看遍花枝尽不如”,表达了对人情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淡漠,深刻地揭示了人内心的孤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抒发了对美景的欣赏与对情人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细腻,表现出诗人心灵的挣扎与对温情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滟滟横波思有馀:水波荡漾,思念的情感溢于言表。
- 庾楼明月堕云初:庾楼上明亮的月亮刚刚升起,映照着低垂的云。
- 扬州寒食春风寺:在扬州的寒食节,春风轻拂的寺庙。
- 看遍花枝尽不如:尽管看遍了花枝,却觉得不如那份思念深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水,渲染了诗的情境。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意象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孤独,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的失落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反映出人对情感的深刻体验和思考。
意象分析:
- 水波:象征流动的情感,带有思念的色彩。
- 明月:象征孤独与思念,常与人情感相连。
- 花枝:代表春天的美好,却在诗中显得苍白无力,反衬出思念的深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寒食节”是指哪个传统节日?
- A. 端午节
- B. 清明节
- C. 中秋节
- D. 寒食节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友谊
- C. 孤独与思念
- D. 家乡
-
“滟滟横波”的“滟滟”意思是?
- A. 水波荡漾
- B. 风和日丽
- C. 鸟语花香
- D. 寒风刺骨
答案:
- D. 寒食节
- C. 孤独与思念
- A. 水波荡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月下独酌》与赵嘏的《赠歙州妓》都是表达孤独与思念,但李白更突出的是酒中的豪情与孤独的洒脱,而赵嘏则通过自然景色与细腻的情感,展现出深沉的思念。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个人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