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凉
陆游 〔宋代〕
由居谢来客,病体喜新凉。
幽草上墙绿,落花沾土香。
捐书心自息,听雨梦偏长。
菰叶邻人饷,欣然独举觞。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新凉的季节,我的病体也因此感到愉快。墙上的幽草变得绿意盎然,落花则散发出泥土的芬芳。我放下书本,心中自得其乐,静静地听着雨声,梦境也因此变得悠长。邻居送来的菰叶,我欣然独自举杯庆贺。
注释:
- 由居:由居,意为“因为有客人来”。
- 谢来客:谢,意为告别,表达对来访者的感激。
- 病体喜新凉:病体,指身体的疾病;新凉,指新来的凉爽天气。
- 幽草:幽静的草丛。
- 沾土香:落花沾湿泥土,散发出香气。
- 捐书心自息:捐书,放下书本;心自息,心中平静。
- 菰叶:菰是水生植物,叶子可食用。
- 独举觞:独自举杯,表示庆贺或饮酒。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他在病痛中寻求心灵安慰的情感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老杜,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及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对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作品风格豪放、清新,情感真挚。陆游在战乱中经历了国家沦陷,表现出浓厚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新凉》创作于陆游晚年,诗中反映了他在病痛中感受到的凉爽季节带来的愉悦,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珍惜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享受着小确幸,显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
诗歌鉴赏:
《新凉》以清新的意象、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病痛中对新凉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感悟。首句“由居谢来客,病体喜新凉”,以“新凉”引入,表现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来访者的谢意,暗示了他在病中不忘与人交往的情感。接下来的“幽草上墙绿,落花沾土香”,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生机与美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生活的点滴之美。
“捐书心自息,听雨梦偏长”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放下书本,享受雨声,这是一种对生活节奏的放松,也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最后两句“菰叶邻人饷,欣然独举觞”以邻里的情谊作为结尾,表现出诗人虽身处病痛,却仍能在简单的饮酒中感受到快乐,传达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热爱,渗透着一种淡泊而又高远的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由居谢来客:因有客人来访,表达了对朋友的感谢。
- 病体喜新凉:身体虽有病痛,但新凉的天气让人感到舒适。
- 幽草上墙绿:墙上生长的草显得格外绿意盎然,象征着生命的顽强。
- 落花沾土香:落花与泥土交融,散发出自然的芳香,传递出自然的美。
- 捐书心自息:放下书本,心灵得以安宁,体现了一种从繁忙中抽离的态度。
- 听雨梦偏长:雨声令人放松,梦境也因此变得悠长,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菰叶邻人饷:邻居送来的菰叶,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关爱。
- 欣然独举觞:高兴地独自举杯,庆祝生活中的小确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幽草上墙绿”,通过草的颜色比喻生机。
- 拟人:如“落花沾土香”,赋予落花以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如“捐书心自息,听雨梦偏长”,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传达了诗人在病痛中对生活的思考与珍惜,体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倡导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凉:象征着新的开始与舒适的生活状态。
- 幽草:代表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美。
- 落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与自然的变化。
- 雨声:传递出宁静和放松的氛围。
- 菰叶:象征邻里间的情谊与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病体喜新凉”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病痛的无奈
- B. 对新季节的喜悦
- C. 对朋友的感谢
- D. 对生活的失望
-
“幽草上墙绿”中的“幽草”象征着什么?
- A. 生机与希望
- B. 病痛的压迫
- C. 生活的困扰
- D. 友谊的温暖
-
诗中提到的“菰叶”是指什么?
- A. 一种药材
- B. 一种水生植物
- C. 一种食物
- D. 一种装饰品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陆游的《新凉》在情感上更为细腻,表现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而王维则在描绘自然时更显孤寂与沉思。两首诗都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