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

时间: 2025-01-10 23:10:39

丰姿皎皎接东篱,贞白寒芳缀满枝。

月朗霜明色共赏,冰肌玉质影难移。

重阳山笛催秋节,五柳家庭送酒时。

露滴幽枝通造化,铅华洗尽晚香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菊
作者: 林淑温 〔明代〕

丰姿皎皎接东篱,
贞白寒芳缀满枝。
月朗霜明色共赏,
冰肌玉质影难移。
重阳山笛催秋节,
五柳家庭送酒时。
露滴幽枝通造化,
铅华洗尽晚香宜。

白话文翻译:

白菊的丰姿洁白,映衬着东篱,
贞洁的白色和清香点缀满枝头。
明亮的月光和霜气相辉映,
冰清玉洁的身影难以转移。
重阳节时山上的笛声催促着秋的到来,
五柳家的宴会正送酒欢庆。
露珠滴落在幽静的枝头,通向自然的造化,
铅华洗净后,晚香更显宜人。

注释:

  • 丰姿皎皎:丰姿形态优美而光洁。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代田园风光。
  • 贞白寒芳:贞洁的白色和寒冷的芬芳,形容白菊的特质。
  • 月朗霜明:月光明亮,霜气清晰,用来形容秋夜的宁静。
  • 冰肌玉质:比喻洁白如冰,清丽如玉,形容菊花的美丽。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登高节日。
  • 五柳家庭:出自陶渊明,指一个安静的园林或家庭环境。
  • 露滴幽枝:露水从幽静的枝头滴落,象征清晨的生机。

典故解析:

  • 重阳节:起源于古代的重阳节,象征着长寿与团聚,诗中提到的重阳节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日,常与菊花相联系。
  • 五柳家庭:指陶渊明的生活,表现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体现出作者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淑温,明代女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歌颂自然与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在一个清秋的时节,诗人感受到了菊花的美丽和重阳节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白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菊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全诗结构紧凑,意象清晰,层层递进,描绘出菊花的丰姿与清香。在“丰姿皎皎接东篱”中,诗人以形象的比喻传达出菊花的优雅与独特,接着“贞白寒芳缀满枝”进一步突出菊花的纯洁坚贞。诗中通过对月光、霜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秋夜的喜爱和对菊花的赞美。重阳节的到来,诗人用“山笛催秋节”传达了时节的变化与节日的欢庆,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整体上,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秋天、菊花的欣赏,更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丰姿皎皎接东篱”:菊花的美丽与东篱的自然环境相互辉映。
    • “贞白寒芳缀满枝”:白菊花的洁白和清香装点了满枝的景象。
    • “月朗霜明色共赏”:在明亮的月光与清霜的映衬下,菊花的色彩更加动人。
    • “冰肌玉质影难移”:菊花的清丽如冰如玉,令人难以忘怀。
    • “重阳山笛催秋节”:重阳节的到来,山上笛声悠扬,传递着节日的气息。
    • “五柳家庭送酒时”:在陶渊明的五柳家中,欢庆的时刻正合适。
    • “露滴幽枝通造化”:清晨的露水滴落,似乎在通向自然的奥秘。
    • “铅华洗尽晚香宜”:经过铅华洗净,菊花的晚香更加宜人。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白菊:象征纯洁与贞节,代表着清高和不屈的精神。
  • 月光:象征宁静与明亮,传达出一种悠远的情感。
  • 露水:象征生命的滋养与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菊》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主要庆祝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长寿与团聚
    • C. 夏日的丰收
    • D. 冬季的寒冷
  3. “丰姿皎皎接东篱”中“皎皎”主要形容什么?

    • A. 菊花的香气
    • B. 菊花的颜色
    • C. 菊花的姿态
    • D. 菊花的数量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王维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林淑温的《白菊》与王维的《秋夕》都描绘了秋天的美景,但林淑温更专注于菊花的细腻与清香,而王维则是通过山水景色表达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