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分飞 时寓苏台别业》

时间: 2025-01-27 03:09:55

帘卷高楼明月皎。

尘满瑶琴调少。

开尽忘忧草。

杜花香冷平江道。

霜绽黄花秋渐老。

砌畔蛩声增恼。

莫恨西风早。

凭栏目断家园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分飞
时寓苏台别业
作者: 赵承光 〔清代〕

帘卷高楼明月皎。
尘满瑶琴调少。
开尽忘忧草。
杜花香冷平江道。
霜绽黄花秋渐老。
砌畔蛩声增恼。
莫恨西风早。
凭栏目断家园渺。

白话文翻译:

帘子卷起,高楼上明月皎洁。
尘埃满满的瑶琴,音调渐少。
忘忧草已经开尽。
杜鹃花的香气在平江道上变得冷寂。
霜打黄花,秋天渐渐老去。
石阶边的蟋蟀声愈加烦恼。
不要怨恨西风来得早。
凭着栏杆,家园的渺茫让我心痛。

注释:

  • 帘卷:帘子被卷起,表示窗外的景象。
  • 瑶琴:一种古琴,象征着高雅和情感。
  • 忘忧草:一种传说中能忘忧的草,暗指无忧无虑的心境。
  • 杜花:杜鹃花,象征着春天和美丽,但在此处带有凋零的意味。
  • 霜绽:秋霜来临,花朵的盛开和衰老。
  • 蛩声:蟋蟀的叫声,代表秋天的气息。
  • 西风:秋风,带来凉意和萧条。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忘忧草”与古代传说有关,常被视为能够解忧的象征。而“杜鹃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表达离别和哀愁,寓意深刻。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承光,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和情感,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诗人寓所,正值离别之时,面对秋天的变化,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惆怅。

诗歌鉴赏:

《惜分飞》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惋惜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诗的开头以“帘卷高楼明月皎”引入,描绘出一个明朗而又清冷的秋夜,既有高楼的孤寂,也有明月的清辉,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紧接着,诗人将“尘满瑶琴调少”与“开尽忘忧草”相结合,暗示了内心的烦恼和情感的枯竭,表现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随着诗的深入,杜鹃花香冷与霜绽黄花的意象,进一步增强了秋天的萧索感,诗人在自然的变化中反映出自身的情感变化,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离别的苦涩。最后一句“凭栏目断家园渺”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令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帘卷高楼明月皎”:描绘了一个明亮的夜晚,设置了诗的背景。
    • “尘满瑶琴调少”:象征着内心的烦恼,琴声减弱,情感失落。
    • “开尽忘忧草”:隐喻着快乐已逝,心中愁苦。
    • “杜花香冷平江道”:自然的香气消散,秋意渐浓,传达出孤独感。
    • “霜绽黄花秋渐老”:花朵在霜打下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砌畔蛩声增恼”:蟋蟀的叫声加重了内心的烦闷。
    • “莫恨西风早”:劝诫自己不要怨恨秋风来得太早。
    • “凭栏目断家园渺”:思念家乡,感到前路渺茫。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忘忧草”比作无忧无虑的生活。
    • 拟人:蟋蟀的叫声被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语言更为工整和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乡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明亮与希望,但在离别时也带来孤独。
  • 瑶琴:代表高雅和情感,琴声的减少象征内心情感的枯竭。
  • 忘忧草:象征快乐与无忧,但在秋天的萧瑟中已然开尽。
  • 杜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但在秋天的来临中显得凋零。
  • 黄花:秋天的象征,带来时间流逝的感慨。
  • 蛩声:秋天的声音,增加了孤独和烦闷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2. “忘忧草”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快乐与无忧
    • B) 思乡
    • C) 离别
    • D) 自然景色
  3. 诗中提到的“蛩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厌烦
    • C) 孤独
    • D) 忧伤

答案

  1. C) 秋
  2. A) 快乐与无忧
  3. C)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江雪》 - 柳宗元
  • 《秋夕》 - 杜牧

诗词对比: 对比《惜分飞》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但李白的诗更为直接,强调了乡愁的情感,而赵承光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隐晦地传达了内心的情感,使得情感更为深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