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扬怀项朴庵》
时间: 2025-01-26 07:09: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铗悲弹负壮游,京华倦客又扬州。
西风昨夜他乡梦,明月故人何处楼。
石塔钟残枫叶暝,瓜州棹远荻花秋。
幽窗一点寒灯影,徒倚阑干生暮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与思乡之情。诗人手持长剑,感叹自己未能成就一番伟业,心中充满了对壮志未酬的遗憾。在京城游荡已久,疲惫不堪又回到了扬州。昨夜在西风中,梦见了远方的故乡,而明月照耀下的老友却不知身在何处。石塔的钟声已然残破,枫叶在黄昏中凋零,瓜州的船只已远去,秋天的荻花随风摇曳。幽静的窗前,一点寒灯映照着影子,诗人孤独地倚靠在栏杆上,愁绪满怀。
注释:
- 铗:长剑的意思,象征着未能实现的理想。
- 京华:指京城,代表繁华的都市生活。
- 倦客:疲惫的旅客,表达了对游荡生活的厌倦。
- 西风:秋风,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愁苦。
- 石塔钟残:石塔的钟声已经微弱,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瓜州:指瓜洲,地名,古代的渡口,寓意着远行与别离。
- 幽窗:幽静的窗户,营造出孤独和寂寞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一斋,宋代诗人,名陈师道,字一斋。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擅于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被贬或游历期间,表达了他在游历中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维扬怀项朴庵》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开篇以“长铗悲弹负壮游”引入,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和未能实现的失落感。诗人游历繁华的京华,但内心却感到疲惫不堪,说明生活的繁华并不能弥补内心的空虚。
接着,诗人描绘了西风中的梦,借助夜晚的宁静与明月的照耀,营造了一种诗意的孤独感。“石塔钟残枫叶暝”一句,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增添了秋天的氛围,更加深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幽窗一点寒灯影,徒倚阑干生暮愁”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渴望与故人相聚的心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以及对理想和故乡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铗悲弹负壮游:手持长剑,感叹未能实现壮志之游。
- 京华倦客又扬州:在繁华的京城中疲惫游荡,最后又回到扬州。
- 西风昨夜他乡梦:昨夜在西风中,做了关于故乡的梦。
- 明月故人何处楼:明亮的月光下,老朋友却不知身在何处。
- 石塔钟残枫叶暝:石塔的钟声已微弱,枫叶在黄昏中凋零。
- 瓜州棹远荻花秋:船只已远去,荻花在秋风中摇曳。
- 幽窗一点寒灯影:幽静的窗前,寒灯映照着孤独的影子。
- 徒倚阑干生暮愁:无所依靠,孤独地倚靠栏杆,心中生出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长铗”比喻理想与抱负,暗示未能达成的壮志。
- 拟人:枫叶的“暝”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凄凉的氛围。
- 对仗:如“明月故人”和“西风昨夜”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理想未酬的惋惜及孤独的感受,反映了游子在繁华背后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铗:象征理想与抱负。
- 明月:象征友谊与思念。
- 西风: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愁苦。
- 寒灯:象征孤独与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京华”指什么? A. 乡村
B. 京城
C. 海边 -
“西风昨夜他乡梦”中的“他乡”指的是哪里? A. 故乡
B. 远方
C. 不知名的地方 -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乡与孤独
C. 战斗的豪情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维扬怀项朴庵》:两首诗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直接的情感抒发,而后者则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更深层次的孤独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