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雪湖荷亭眺望》
时间: 2025-01-11 08:01: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亭帘幕,微风起吹乱一湖新碧。
雨过横塘香更远,遥望水天一色。
露滴圆珠,光摇翠盖。
叠浪翻琼雪。
菱歌响处,白鸥时起时没。
试问鹤锡名区,胭脂废井,胜事皆陈迹。
著屐频来闲眺望,梦裹浑忘是客。
误落尘寰,神仙富贵,两字蹉跎失。
梧桐疏影,莫教辜负明月。
白话文翻译:
在小亭的帘幕下,微风吹拂着湖面,搅动了那一湖的碧水。雨后,横塘的香气更加远播,遥望过去,水天连成一色。露珠如圆珠般滴落,光影摇曳在翠绿的荷叶上。层层浪花翻滚,像琼雪一般。菱角歌声响起,白鸥时而飞起,时而潜入水中。我试着询问那位名声显赫的鹤仙,过去的繁华与荣华如今都成了遗迹。穿着木屐,常常闲来眺望,梦中恍惚间全然忘记了自己是个过客。误入尘世,神仙般的富贵,二字之间却蹉跎失去。梧桐的疏影下,不要辜负了这明亮的月光。
注释:
- 小亭:指小型凉亭,通常用来休息。
- 帘幕:指遮挡阳光和风雨的帘子。
- 微风:轻柔的风,给人清新感。
- 横塘:指横跨的塘水,通常指池塘或小湖。
- 菱歌:指采菱时的歌声,是一种水乡田园的生活景象。
- 鹤锡:指仙鹤,寓意长寿与高洁。
- 胭脂废井:形容往日繁华已成往事,现已荒废。
- 著屐:穿着木屐,形容闲适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灏,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善于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宁静的夏日午后,诗人身处湖边小亭,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美的赞叹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百字令·雪湖荷亭眺望》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清新宁静的湖边景象,微风、雨后、荷叶、白鸥等意象交融在一起,展示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试问鹤锡名区,胭脂废井,胜事皆陈迹”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与对当下现实的无奈,隐含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最后以“梧桐疏影,莫教辜负明月”收尾,既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警醒,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感悟生活的真谛。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小亭帘幕,微风起吹乱一湖新碧:描绘亭子里的静谧,微风轻拂湖面,水波荡漾。
- 雨过横塘香更远,遥望水天一色:雨后空气清新,香气四溢,远眺水天相连的美景。
- 露滴圆珠,光摇翠盖:露珠滴落在荷叶上,光影摇曳,生动形象。
- 叠浪翻琼雪:浪花翻滚,像雪花般洁白。
- 菱歌响处,白鸥时起时没:水边采菱的歌声,白鸥在水面上飞起又落下。
- 试问鹤锡名区,胭脂废井,胜事皆陈迹:询问名胜古迹,感叹往日繁华已成过去。
- 著屐频来闲眺望,梦裹浑忘是客:常来此处闲适地观赏,梦中忘却自己身为过客。
- 误落尘寰,神仙富贵,两字蹉跎失:误入世俗,曾经的富贵与神仙生活已然失去。
- 梧桐疏影,莫教辜负明月:在梧桐树的影子下,不要辜负这皎洁的明月。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叠浪翻琼雪”将浪花比作雪,形象生动。
- 拟人:如“光摇翠盖”,赋予光影以动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强调珍惜眼前美好,反思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意象分析:
- 亭:象征宁静与闲适。
- 湖:象征生命与时间的流逝。
- 白鸥:象征自由与洒脱。
- 明月:象征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小亭帘幕中的“微风”有什么作用?
- A. 增添静谧
- B. 打扰湖面
- C. 刺激思绪
-
“胭脂废井”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怀旧
- B. 幸福
- C. 狂欢
-
诗中强调的“明月”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好
- C. 竞争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灏的《百字令·雪湖荷亭眺望》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均描绘了自然美,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前者更侧重于静谧与闲适,后者则更强调对明月的感慨与人生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全书》
- 《王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