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林上人归永嘉旧居
东越常悬思,山门在永嘉。
秋光浮楚水,帆影背长沙。
城黑天台雨,村明海峤霞。
时寻谢公迹,春草有瑶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东越的思念,山门在永嘉。我常常想起秋天的阳光洒在楚水上,船影在长沙的背影中远去。城市的天空被天台山的雨笼罩,乡村的霞光却明亮如洗。我时常寻访谢公的踪迹,春天的草地上开满了瑶草花。
注释:
- 东越:指代东南地区,尤其是今天的浙江、福建一带。
- 山门:山的入口,常用于指代名山或名刹的入口。
- 楚水:指的是楚国所辖的水域,实际上是长江的一部分。
- 帆影:船只的影子,这里暗喻归途。
- 城黑:指城市被阴云笼罩。
- 村明:指乡村的光亮。
- 天台: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 海峤:指海边的山峦,常象征美丽的自然风景。
- 谢公:谢灵运,南朝诗人,以山水诗著称。
- 瑶花:美丽的花,象征着高雅和纯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齐己,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与自然。其诗作多反映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诗作写于齐己送别朋友林上人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山水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开头两句便交代了地理位置与情感,东越的思绪常挂心头,而山门则是归隐的象征,暗示着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绘秋天的楚水与长沙的风景,展现了浓厚的秋意,仿佛让人感受到一阵淡淡的忧伤。城与乡的对比,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提到谢公的踪迹与瑶花,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形成了诗的圆满结尾。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深刻反映了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越常悬思:表达了诗人对东南故乡的思念之情。
- 山门在永嘉:永嘉是诗人的故乡,山门象征着归属和宁静。
- 秋光浮楚水:描绘了秋天阳光下楚水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帆影背长沙:船只的影子在水面上,暗示着归途的遥远与孤独。
- 城黑天台雨:城市在雨中显得沉重,带来一丝压抑的情绪。
- 村明海峤霞:乡村的美丽与祥和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时寻谢公迹: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表达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与追寻。
- 春草有瑶花:春天的草地开满瑶花,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城黑”和“村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帆影比喻归途,表达了离别的情绪。
- 意象:通过秋光、雨、霞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诗意的自然环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东越:象征故乡,承载着深厚的情感。
- 秋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帆影:暗示离别与归途。
- 天台:象征宁静与超脱的生活。
- 瑶花:象征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越”指代哪个地区?
- A. 西北
- B. 东南
- C. 中原
-
诗中的“瑶花”象征什么?
- A. 暴力
- B. 美好与希望
- C. 悲伤
-
诗人对谢公的追寻,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历史的怀旧
- B. 对现实的逃避
- C. 对金钱的渴望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齐己的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意象上都有自然的描绘,但齐己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更注重景色的静谧与和谐。齐己通过对比城与乡的景象,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而王维则通过山水的宁静表达了其内心的安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齐己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