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即事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0 23:06: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来阅世苦匆匆,又见流年入鬓蓬。
山径湿萤黏露草,井床病叶霣秋风。
邻翁每共藜羹味,稚子能终汗简功。
造物于人元不薄,未须抵掌叹囊空。
白话文翻译:
老了以后,经历了世事的繁忙,眼看着时光悄然流逝,头发也渐渐变得苍白。
山间的小路上,湿润的萤火虫粘附在露水打湿的草上,井边的病叶在秋风中摇曳。
邻居的老翁常常和我分享他做的藜麦羹,孩子们也能在酷热中完成学习任务。
造物主对人并不吝啬,没必要拍手叹息自己口袋空空。
注释:
- 匆匆:匆忙、急促,形容时间的飞逝。
- 流年:指时光、岁月。
- 鬓蓬:鬓发凌乱,形容年老体衰。
- 湿萤:湿润的萤火虫,意在描绘秋夜的景象。
- 藜羹:用藜麦做的羹,形容简朴的饮食。
- 汗简功:指孩子们在炎热中努力学习的成果。
- 造物:指自然或上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的历史变迁,作品涉及诗、文、词等多个领域,以抒发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而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初秋时节,诗人以个人的感受描绘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岁月的无奈与对生活的坦然接受。
诗歌鉴赏:
陆游的《初秋即事二首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秋的自然景象和个人的内心感受。诗的开头,陆游以“老来阅世苦匆匆”道出了自己在岁月流转中的感受,时间的匆忙让他倍感无奈,流年似水,时光如箭,让人不禁感叹。而“又见流年入鬓蓬”则进一步强调了岁月对身体的侵蚀,头发的变白代表着生命的无常和衰老的不可避免。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景象,山间小路上的湿萤与露草,展现了秋天的静谧与清新,井边病叶随秋风摇曳,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亲近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了人际关系和生活的感悟。邻居的藜羹味道,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朴实与温暖,而孩子在酷热中努力学习的场景,则展现了生命的希望与未来的可能。最后一句“造物于人元不薄”,让人意识到,无论生活多么艰辛,造物主对人的恩赐并不薄,因此不必为物质的匮乏而叹息,生活的意义在于心的富足。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个人的感慨,也有对生活的哲思,充分展现了陆游在平淡中蕴含的深邃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来阅世苦匆匆:年纪大了,经历了许多世事,感到时间过得很快。
- 又见流年入鬓蓬:再次看到流逝的岁月,头发已经变得凌乱而苍白。
- 山径湿萤黏露草:描绘山间小路的景象,湿润的萤火虫在露水打湿的草上,形成美丽的画面。
- 井床病叶霣秋风:井边的病叶在秋风中轻轻摇曳,表现出秋天的萧瑟。
- 邻翁每共藜羹味:邻居的老翁常常和我分享他做的藜麦羹,表达生活的亲切与温暖。
- 稚子能终汗简功:孩子们在炎热中努力学习,取得了成果,展现出生命的希望。
- 造物于人元不薄:自然对人并不吝啬,意在强调生活的价值。
- 未须抵掌叹囊空:没有必要为物质的缺乏而叹息,强调内心的富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湿萤黏露草”和“病叶霣秋风”,形成一种对称的美感。
- 比喻:将人生比作流年,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
- 拟人:病叶在秋风中摇曳,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老年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从容态度。
意象分析:
- 湿萤:象征着宁静与清新,暗示着秋天的静谧。
- 病叶:寓意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反映出人对生命的思考。
- 藜羹:象征着生活的简朴与温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 稚子:代表着希望与未来,展现出年轻一代的努力与奋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老来阅世苦匆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生活的满意 -
诗中提到的“邻翁”主要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孤独
B. 生活的温暖与分享
C. 年龄的增长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生命的无奈
B. 对生活的感激与希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悟与思考。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延续了陆游对秋天的思索,充满了哲理。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初秋即事二首 其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白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陆游则是对生活的哲思与坦然接纳。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