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时间: 2025-01-11 12:02:30

上竺诸峰深复深,一重一掩翠云衿。

只言人迹无来路,动地锺声与梵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竺诸峰深复深,一重一掩翠云衿。只言人迹无来路,动地锺声与梵音。

白话文翻译

在高耸的竺山上,山峰层叠,深邃而又深邃,一座座山峰一重重地遮掩着青翠的云雾。只说这里没有人迹通往的路,唯有那震动大地的钟声和佛教的梵音在空中回荡。

注释

  • 上竺:指的是竺山,即佛教寺庙所在的山。
  • 诸峰:多座山峰,指景色的层次感。
  • 翠云衿:形容青翠的云雾,像披在山上的衣衫。
  • 人迹:人走过的痕迹。
  • 动地锺声:指寺庙中的钟声,响亮而悠远。
  • 梵音:佛教经文的吟诵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著称,常常描写山水、田园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和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庚戍年正月,正值春季,诗人与友人约游西湖,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和宁静氛围的赞美。诗中蕴藏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迹罕至之地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通过描绘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上竺诸峰深复深”以“深”字强调山峰的层次与深邃,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只言人迹无来路”点明此地的清幽,似乎与世隔绝,给人一种逃避尘世喧嚣的感觉。而“动地锺声与梵音”则将自然景色与佛教文化结合,令人感到心灵的宁静。全诗通过对比人迹与自然的空灵,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与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竺诸峰深复深:竺山上的山峰层层叠叠,显得格外深邃。
  • 一重一掩翠云衿:每一座山峰都像是重重叠叠地掩盖着青翠的云雾。
  • 只言人迹无来路:只说这里没有人来过的痕迹,显得格外清幽。
  • 动地锺声与梵音:震动大地的钟声与佛教的梵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深复深”与“一重一掩”形成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翠云衿”将云雾比作衣衫,生动形象。
  • 夸张:“动地锺声”强调钟声的宏大与震撼。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宁静的佛教文化,表达了对自然清幽之地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竺山:象征着高洁与宁静的佛教文化。
  • 山峰:代表着自然的雄伟与永恒。
  • 云雾:象征着变化与无常。
  • 钟声: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沉静的智慧。
  • 梵音:象征着佛教的宁静与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竺山”主要代表什么?

    • A. 高耸的山峰
    • B. 清澈的湖泊
    • C. 繁华的城市
    • D. 荒凉的沙漠
  2. “动地锺声与梵音”中,“梵音”最可能指什么?

    • A. 风声
    • B. 佛教的吟诵声
    • C. 鸟鸣
    • D. 水声
  3.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什么态度?

    • A. 对自然的无所谓
    •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 C. 对自然的恐惧
    • D. 对自然的嘲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苏轼:两位诗人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杨万里的作品更偏向于宁静幽深的哲思,而苏轼的作品则充满了豪放与人情味。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