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吉州判院器之移利路提刑》
时间: 2025-01-11 11:42: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赵吉州判院器之移利路提刑
赵侯迈往隆准孙,未年五十尃三城。
千里秋毫无遁情,两眼洞照如秋鹰。
何须奋髯走百吏,棠阴画寂清如水。
年年州人吃贱米,侲子蹈歌冻黎喜。
去冬苦暖未有梅,使君一笑梅花开。
夜吹平地一尺雪,留下丰年今岁回。
使星移照天西去,白鹭青原遮不住。
即随丹诏归握兰,遂持紫橐甘泉班。
白话文翻译
赵侯迈向隆准的孙子,五十岁还未满三城。
千里之地,秋毫之事无能遁形,两眼犹如秋鹰般洞察一切。
何必奋髯而走,去追逐那些百官,棠树下的阴影,清幽如水。
年年州里的百姓吃着贱米,孩子们踏歌而舞,冷冬里欢声笑语。
去冬苦寒,没有梅花,君子一笑,梅花便绽放。
夜里平地一尺的雪,留下丰年的希望,今岁回报。
星辰移动,照亮天西,白鹭在青原上遮不住。
我随丹诏归来,握住兰草,手中持有甘泉的美好。
注释
- 赵侯:指赵吉州,官名。
- 迈往:迈向、前往。
- 未年五十:未满五十岁。
- 千里秋毫无遁情:形容视力极好,任何细微的事情都无法逃脱他的视线。
- 奋髯:形容急切的样子,指急于向上走的态度。
- 棠阴:棠树的阴影,象征宁静。
- 贱米:指价廉的米,反映百姓生活困苦。
- 侲子:指孩子们。
- 苦暖:指寒冷的冬天。
- 梅花开:比喻困境中迎来希望。
- 丰年:指丰收的年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溪,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以山水、田园、农村生活为题材,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为赵吉州赴任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民生的关切。通过对比官员的清廉与百姓的疾苦,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赵吉州的美好期许和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千里秋毫无遁情”的描写,表现了赵吉州的清明和公正,象征着他能够洞察社会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百姓的疾苦。而“年年州人吃贱米,侲子蹈歌冻黎喜”则揭示出当时社会的矛盾,尽管生活艰苦,孩子们依然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中找寻到快乐。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希望和坚韧,即使在寒冬中依然能够绽放,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
诗的最后几句,通过“丰年”和“甘泉”的意象,表现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官员施政的期待,突显出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人间美好的向往,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赵侯迈往隆准孙,未年五十尃三城。
表达了赵吉州即将赴任,年纪虽未满五十,却已在职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千里秋毫无遁情,两眼洞照如秋鹰。
形容赵君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能够看穿世间的各种隐情,暗喻其治政的公正与清明。 -
何须奋髯走百吏,棠阴画寂清如水。
表达了他不必急于向下属施压,更应该沉静如水,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 -
年年州人吃贱米,侲子蹈歌冻黎喜。
提及百姓的生活困苦,尽管如此,孩子们依然能够找到生活的乐趣,表现出人性中的乐观。 -
去冬苦暖未有梅,使君一笑梅花开。
以梅花象征春天的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
夜吹平地一尺雪,留下丰年今岁回。
描绘了冬雪的景象,暗示丰收的希望与期待。 -
使星移照天西去,白鹭青原遮不住。
这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象征着自由与希望,暗示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内心的理想依然闪耀。 -
即随丹诏归握兰,遂持紫橐甘泉班。
结尾处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握住兰草,意味着把握机遇,享受生活的甘美。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秋鹰”比喻赵吉州的锐利目光。
-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如“梅花开”暗示希望。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美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同时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鹰:象征洞察力和公正。
- 棠阴:象征宁静、清幽的环境。
- 梅花:象征希望与坚韧。
- 丰年:象征美好的未来和丰收的希望。
- 甘泉:象征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赵吉州的年纪在诗中被描述为: A. 四十
B. 五十未满
C. 六十
D. 七十 -
诗中提到的“千里秋毫无遁情”主要是形容: A. 赵吉州的清明
B. 赵吉州的年纪
C. 赵吉州的官职
D. 赵吉州的家庭 -
诗中“梅花开”象征的主要意思是: A. 生活的艰苦
B. 未来的希望
C. 官员的清廉
D. 田园的美丽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这首诗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苦难的关切。
- 《静夜思》:李白的这首诗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王之涣以自然景色传达出兴奋和朝气,表现出另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登高》:杜甫通过登高望远,表达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与杨万里的关切百姓生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研究》
这份解析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送赵吉州判院器之移利路提刑》这首诗。